目的:基于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TXNIP/NLRP3)信号通路研究根皮素(Phloretin)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脏自噬和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建立DN小鼠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吡格列酮10 mg/kg组、根皮素200、400 mg/kg组,每组10只。小鼠连续灌胃根皮素10 w后,测定各组小鼠肾脏肥大指数,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肾脏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纤维化改变程度,检测小鼠血糖、体质量、饮水量、尿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取血清测定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IL-1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Docetaxel IC50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盘状结构域受体1(DDR1)、TXNIP、NLRP3、IL-1β、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BecliCP-690550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membrane biophysics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糖、血清BUN、Scr、IL-1、IL-18、TGF-β1、尿β2-MG含量显著升高,肾脏肥大指数增加 (P<0.01);肾脏DDR1、TXNIP、NLRP3、IL-1β、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Beclin-1显著上调、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根皮素200、400 mg/kg组和吡格列酮10 mg/kg组小鼠血糖、血清BUN、Scr、IL-1、IL-18、TGF-β1、尿β2-MG含量显著降低,肾脏肥大指数显著降低(P<0.01);肾脏DDR1、TXNIP、NLRP3、IL-1β、TGF-β1、α-SM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Beclin-1蛋白表达上调、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P<0.01),肾脏病理形态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根皮素能提高肾脏自噬水平并抑制肾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XNIP-NLRP3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Author: admin
干扰miR-483-5p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miR-483-5p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将其分为Con组、miR-483-5p inhibitor组、miR-483-5p inhibitor+LPS组;四selleck Decitabine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与Con组相比,miR-483-5p inhibitor组软骨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iR-483-5p inhibitor组相比,miR-483-5p inhibitor+LPS组软骨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G0-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S期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TIACS-010759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干扰miR-483-5p可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增殖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CNS-active medications通路有关。
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NB)患者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状(overactive bladder,OAB)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并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状MLN8237生产商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索利那新组31例,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膀胱训练、血糖控制等一般治疗。索利那新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予以口服索利那新5mg qd。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组予以口服索利那新5mg qd,硫辛酸注射液300mg静脉滴注qd。三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治疗期间,睡眠充足,治疗期间未服用任何影响排尿功能的食物及药物,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autoimmune gastritis,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购买GDC-0973ed hemoglobin,Hb A1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s score,OABSS)、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平均尿流率(average flow rate,Qave)、排尿量(voiding volume,VV)、排尿日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w后,可评价病例92例.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组治疗后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索利那新组(P<0.05),Qmax、Qave、VV高于对照组和索利那新组(P<0.05);索利那新组治疗后24h排尿次数、夜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OAB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Qmax、Qave、VV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未发生不良事件,索利那新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23%(1例患者出现口干),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1例患者出现口干),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状有效、安全。
布地奈德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索布地奈德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剂,2吸/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酸倍氯米松吸入剂2 ml/次,2次/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C-反应蛋白(CRP)以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水平,同时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前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分别为(2.31±0.48)L、(2.12±0.51)L、(65.34±4.89),对照组分别为(2.26±0.46)L、(2.09±0.47)L、(66.87±5.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34、0.513、0.16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分别为(3.67±0.65)L、(3.23±0.48)L、(82.86±7.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5±0.59)L、(2.79±0.45)L、(75.45±6.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12、7.059、8biomarkers and signalling pathway.215,均P<0.05);(2)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CT、CRP水平分别为(5.07±1.35)μg/L、(38.83±8.82)pg/ml,治疗前为(9.82±2.64)μg/L、(67.73±18.91)pg/ml,对照组治疗后PCT、CRP水平分别为(7MLN4924临床试验.85±1.93)μg/L、(42.39±9.25)pg/ml,治疗前分别为(10.78±3.09)μg/L、(63.69±19.27)pg/ml,治疗前后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312、9.657,均P<0.05);(3)观察组临床症状(咳嗽、selleck化学呼吸困难、肺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60±0.50)d、(3.50±0.60)d、(4.20±0.40)d、(5.20±0.50)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0±0.60)d、(5.00±0.40)d、(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发生风险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及肿瘤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06~2007年参加开滦集团职工标准化健康体检的职工92 297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HDL-C的五分位水平将人群分为5组,HDL-C<1.23 mmol/L组(n=17 907),HDL-C 1.23~1.41 mmol/L组(n=18 535), HDL-C 1.42~1.59 mmol/L组(n=18 419), HDL-C 1.60~1.83 mmol/L组(n=18 904),HDL-C≥1.84 mmol/L组(n=18 532)。随访至2014年12月31日,终点事件为发生ASCVD、肿瘤或者死亡。采用Cox比例风更多险回归分析HDL-C与ASCVD、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平均随访7.9年期间,3 338例(3.6%)发生ASCVD,2 370例(2.6%)发MK-1775生产商生肿瘤。与HDL-C 1.60~1.83 mmol/L组比较,HDL-C<1.23 mmol/L组增加19%的ASCVD发生风险(HR=1.19, 95%CI:1.06~1.33),HDL-C≥1.84 Plant biomassmmol/L组增加22%的肿瘤发生风险(HR=1.22, 95%CI:1.07~1.38)。结论:低水平的HDL-C(<1.23 mmol/L)增加ASCVD的发生风险,高水平的HDL-C(≥1.84 mmol/L)可能增加肿瘤的发生风险。
局部抗菌药物递送系统辅助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局部抗菌药物递送更多系统辅助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弘爱医院收治的78例骨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均采用敏感抗菌药物静脉序贯口服治疗,对照组采取联合局部碘伏、生理盐水灌洗治疗,观察组采取联合局部抗菌药物递送系统辅助骨水泥治疗Psychosocial oncology,评价两种治疗方案对患者血清指标、血常规指标、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结MK-2206 MW果 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血清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低于对照组、骨形成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中性粒细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踝关节功能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抗菌药物递送系统辅助骨水泥对骨髓炎疾病患者治疗采取局部抗菌药物递送系统辅助骨水泥的效果确切,可实现骨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对血清炎症指标与血常规指标改善作用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蜂毒肽在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肺癌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究蜂毒肽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 1,TGF-β1)诱导的肺癌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EMT)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GF-β1处理肺癌细胞A549,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EMT标志蛋白表达情况,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检测EMT标志蛋白mRNA表达,观察TGF-β1对肺癌细胞A549发生EMT的影响。成功建模后,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TGF-β1组(2μg/LTGF-β1)、蜂毒肽组(2.5 mg/L MEL)、TGF-β1+蜂毒肽组(2μg/L TGF-β1+2.5mg/L MEL),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组别细胞形态;采用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实验观察EMT标志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分析蜂毒肽对TGF-β1诱导的肺癌上皮细胞EMT的影响。结果:(1)TGF-β1刺激48 h后,A549细胞呈梭形改变,其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细胞中EMT相关标志蛋白E-cadherin的蛋白含量与mRNA含量均明显降低,N-cadherin、Vimentin蛋白含量与m RNA含量则明显升高;(2)加入蜂毒肽处理后,受TGF-β1刺激的A549细胞由长梭形向多边形改变,蜂毒肽+TGF-β1组细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s抑制剂胞迁移能力较TGF-β1组细胞明显减弱,TGF-βselleckchem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蜂毒肽+TGF-β1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小于TGF-β1组细胞(P<Brain biopsy0.05),其细胞中E-cadherin的蛋白及m RNA含量均明显优于TGF-β1组细胞,N-cadherin、Vimentin蛋白及mRNA含量则明显低于TGF-β1组细胞水平。结论:TGF-β1可诱导肺癌EMT,蜂毒肽可通过影响EMT相关标志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逆转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的EMT。
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对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对机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FG-4592试剂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30例为观察组,并匹配选取30例常规开放手术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前(T1)、术后即刻(T2)和术后6 h(T3)丙二醛水平,自噬标志物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1(Beclin-1)、自噬相关基因5(ATG5)、ATG7、ATG16L,典型性自噬(CA)标志物ULK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相关性吞噬(LAP)标志物Rubicon水平。结果 T3时点,观察组丙二醛水平低于对照组[(2.7±0.8)μmol/L比(3.9±1.1)μmol/L](P<0.001)。T3时点,观察组Beclin-1、ATG5、ATG7和ATG16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1、T2、T3时点,2组CA标志物ULK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2、T3时点观察组LAP标志物Rubicon表达水平均低ventilation and disinfection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较常规开放手术对机体造成的氧化应激Erastin损伤更弱,LAP标志物水平较低可能是氧化应激损伤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
元七骨痛酊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元七骨痛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一医院收治的82例膝骨性关节炎Ocular biomarkers患者,将所有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0.2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患处涂擦元七骨痛酊,2~5 mL/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步态特征,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骨钙素(BGP)、确认细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BIBW2992试剂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95.12%vs 80.49%,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速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步长、步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VAS、WOMAC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IL-1β、IL-6、MMP-3和TRACP-5b水平均明显下降,而血清BALP、BG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元七骨痛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步态特征,明显减轻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骨代谢分子水平。
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 709例脑卒中患者。统计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 709例脑卒中患者中有390例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为14.39%,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383例(14.14%),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4例(0.15%),DVT合并PTE 3例(0.1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入院后卧床时间≥3 d、D-二聚体(D-dimer, D-D)≥0.95 mg/m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1.83 mmol/L、BI评分≤Fer-1采购9分、Padua评分>4分是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行抗凝治疗DNA/RNA Synthesis抑制剂为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与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卧床时间、D-D、TG、BI评分、Padua评分及有无抗凝治疗存在一定关联,应加强符合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