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三黄一龙汤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肾组织的病理组织学、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效应因子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表达的影响,探讨三黄一龙汤对AA大鼠继发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调节机制。方法 将70只Wistar健康雌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干预组,GW4869配制其中,干预组包括三黄一龙汤高剂量组(79.2 g/kg)、中剂量组(39.6 g/kg)和低剂量组(19.8 g/kg)以及阳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性药对照组(来氟米特,2.1 mg/kg)和安慰剂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大鼠双侧足趾于第1天及21天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AA模型,于第28天取正常组及模型组血清、肾组织验证造模效果,干预组建模后连续灌胃给药28天后取大鼠血清、肾组织检测三黄一龙汤治疗效果。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外周血和肾组织TNF-α、IL-6、AngⅡ和ALD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组,模型组继发肾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间质灶性炎细胞浸润及水肿。vaginal microbiome方药三黄一龙汤能够显著减轻肾组织局部炎症及水肿,下调肾组织AngⅡ和ALD的表达(P<0.05),降低TNF-α、IL-6水平(P<0.05),其中方药中以低剂量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三黄一龙汤可能通过抑制RAAS中AngⅡ和ALD的表达,减少TNF-α、IL-6的产生,从而缓解AA后肾损伤。
Author: admin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Baron内镜评分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柳氮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Baron内镜评分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184例UC患者获悉更多,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复发情况、治疗前后Baron内镜评分、肠道菌群数量、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脂多糖(LPS)和D-乳酸(DLA)]水平、外周血瘦素(LP)及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Th17/Treg)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48%(86/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退热时间,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Baron内镜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DAO、LPS和DLA水平均antibiotic selection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外周血LP、Th17和Th17/Tre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re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复发率为2.13%(1/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7/4确认细节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患者的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福建省仙游县总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medicinal food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运动疗法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艾瑞昔布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干预,两组的治疗周期为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消风蠲痹汤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风蠲痹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KD)合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CKD合并A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一般治疗和甲泼尼龙抗炎止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风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功能评分、血肌酐(Scr)、血尿酸(SUA)、C反应蛋白(CRP)、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中医证Food Genetically Modified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SUA、Scr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SUA水平213(182, 326)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59(214, 337)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CRP、IL-1β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CRP 14.5(7.2, 15.8)mg/L、IL-1β 6.12(0.17, 12.20)pg/mGSKJ4体内l低于对照组的18.2(8.4, 22.7)mg/L、8.33Dolutegravir供应商(0.15, 12.7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关节疼痛VAS评分(2.38±0.79)分低于对照组的(2.88±0.54)分,关节功能评分(69.43±8.51)分高于对照组的(61.96±6.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7.00±2.79)分低于对照组的(14.00±3.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风蠲痹汤治疗CKD合并AGA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气道激素雾化吸入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气道激素雾化吸入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疗效及对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AECOPD合并P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bid)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2.5 mL(qid),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前列地尔注射液0.2μg·kg~(-1),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肺功能[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活量(FVC)、FEV_1/FVC]、血气指标[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血流动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肺血管功能指标[肺血管顺应性(Cpv)、肺血管总阻力(TPR)]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过程中共脱落3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纳入56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4%(5selleck合成3例/56例)和78.57%(44例/5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_1/FVC分别为(76.45±9.10)%和(72.54±7.62)%;PaO_2分别为(70.52±11.39)和(59.63±9.40)mmHg; SaO_2分别为(89.46±16.03)%和(81.15±14.27)%;Cpv分别为(29.95±5.72)和(26.74±3.90)mL·kPa~(-1);血浆黏度分bi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别为(1.16±0.10)和(1.63±0.18)mPa·s;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2.40±4.33)%和(30.28±6.07)%;TNselleck BIBW2992F-α表达水平分别为(5.14±1.12)和(12.60±3.18)mg·L~(-1);CRP表达水平分别为(8.27±2.03)和(17.20±3.19)ng·L~(-1);IL-6表达水平分别为(4.22±0.78)和(9.50±2.66)ng·L~(-1)。试验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71%和8.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道激素雾化吸入联合前列地尔比单纯气道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老年AECOPD合并PH患者的疗效更佳,可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及肺血管功能,降低炎症因子,且安全性较高。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应用B超诊断的准确率及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B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期间在本院被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5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时间段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全部给予B超检查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回声强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颈动脉内斑块分布。此外,以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为标准,试将B超对斑块类型、颈动脉狭窄程SBE-β-CD度的检查结果与其对照,计算B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颈动脉回Chemicals and Reagents声强度比对照组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对照组厚,斑块面积比对照组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及分支中的斑块分布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atinib)。B超对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颈动脉狭窄、重度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完全闭塞与扁平斑块、溃疡斑块、软斑块、硬斑块的诊断准确率均与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经颅多普勒相比,B超的诊断准确率为96%(48/50)。结论:B超可以通过回声强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参数实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分布以及颈动脉狭窄闭塞程度的准确诊断,与经颅多普勒影相比其临床价值同样非常显著。
乳酸菌SR10-1发酵刺梨汁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目的:探讨副干酪乳杆菌SR10-1(Lactobacillus paracaseiSRassociation studies in genetics10-1)发酵刺梨汁对小鼠溃疡性结肠selleck炎(Ulcer寻找更多ative colitis, UC)的影响并对保护效果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实验室自制所得SR10-1发酵刺梨汁。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Control)、DSS模型组(DSS)、美沙拉嗪肠溶片组(Mesalazine)、乳酸菌发酵刺梨汁组(LAB-RRTJ)和刺梨原汁组(RRTJ)。分析UC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脏器指数、结肠长度、结肠病理改变、炎症因子(IL-1β、IL-6、IL-10、IL-17A、TNF-α、IFN-γ)水平、抗氧化应激(MDA、SOD、GSH)水平、MPO活性和肠道屏障相关基因(Claudin-3、ZO-1、MUC2)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DSS模型组,LAB-RRTJ组能够显著降低DAI评分(P<0.05),缓解小鼠腹泻、便血、结肠萎缩状态和病理结构。此外,小鼠结肠长度显著增加(P<0.05);脾脏和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01,P<0.05);IL-1β、IL-6、IL-17A、TNF-α、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MPO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GSH活性显著升高(P<0.05);Claudin-3、ZO-1、MUC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副干酪乳杆菌SR10-1发酵刺梨汁能够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炎症反应、调节氧化应激水平和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小鼠肠道损伤,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POLE/POLD1突变对结直肠癌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结直肠癌(CRC)中的DNA聚合酶ε(POLE)和DNA聚合酶δ1(POLD1)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并探索其对CRC的预后以及免疫治疗的影响方法:基于TCGA数据库的数据集,利用cBioPortal工具对所有癌症中的POLE/POLD1的改变及其预后进行分析,利用MSIsensor、MINTIS两种评分系统对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POLE/POLD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CRC患者微卫星不稳定性(MSI)进行评价,最后利用TIMER数据库分析CRC的免疫细胞浸润以及免疫检查点表达与POLE/POLD1突变之间相关性。结果:在CRC中POLE/POLD1基因的改变频率为6%,且均为错义突变为主,在泛癌中POLD1的突变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0.001)、无病生存期(P<0.001)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期(P=0.0178)均显著延长,CRC中POLE/POLD1的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以及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浸润相关。结论:POLE/selleck抑制剂POLD1基因的改变在CRC中较为常见,在泛癌中POLD1的突变与患者预后相关。POLE/POLD1基因突变后可能造成微卫星不稳定性增高、免疫检查点的表达上调和免Nirogacestat分子量疫细胞浸润程度增加,可能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5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腹主动脉瘤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50岁以上冠心病(CHD)病人合并腹主动脉瘤(AAA)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AAA病人57例(冠心病并AAA组),另选同期收治无AAA的冠心病病人171例(冠心病组),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合并AAA发生危险因素,再根据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赋值建立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结果:冠心病合并AAA组中男性、年龄≥65岁、高血压、饮酒、吸烟病人比例和收缩压、舒张压、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计数均高于冠心病组(P<0.05),糖尿病病人比例低于冠心病组(P<0.05)。男性[95%CI(1.197,2.633)]、吸烟[95%CI(1.197,2.758)]、高血压[95%CI(1.075,2.744)]、饮酒[95%CI(1.066,2.485)]是5Belumosudil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AAA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其在预测模型中的评分均为2分,不同风险分层冠心病病人AAA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63,P<0.001),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的Rselleck抑制剂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95%CI(0.887,0.975),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P=0.374。结论:男性、吸烟、高血压和饮酒会增加50岁以上冠心病病人AAA发生风险,基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对冠心病病人发生Behavior GeneticsAAA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可以快速识别冠心病易发生AAA的高风险人群。
骨痨愈康丸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的影响
目的:观察骨痨愈康丸(GLYK)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滑膜组织的影响,探讨GLYK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CIA组、甲氨蝶呤(MTX)组、GLYK组、GLYK+Janus激酶(JAK)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GLYK+AG490)组和AG490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5组建立CIA大鼠模型,每组10只。用药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RT-qPCR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JAK2、JAK3、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Cneuromedical devicesIA组大鼠关节液中IL-6、IL-17、IL-1β、TNF-α和MMP-3的水平、滑膜组织中JAK2JNJ-42756493化学结构、JAK3和STAT3蛋白及相关mRNA的表达较control组显著升高(P<0.01),SOCS1和SOCS3蛋白及相关mRNA的表达GDC-0068 IC50较control组显著下降(P<0.01);MTX组、GLYK组、GLYK+AG490组和AG490组关节液中IL-6、IL-17、IL-1β、TNF-α和MMP-3的水平、滑膜组织中JAK2、JAK3、STAT3蛋白及相关mRNA的表达较CIA组显著下降(P<0.05),MTX组、GLYK组和AG490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MTX组、GLYK组、GLYK+AG490组、AG490组SOCS1和SOCS3蛋白及相关mRNA的表达较CIA组显著升高(P<0.05),MTX组、GLYK组和AG490组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LYK能有效减轻CIA大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及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