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结直肠癌细胞源性外泌体(Exo)中微小RNA-17-5p (miR-17-5p)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人结直肠癌HCT116细胞、CT26细胞、LoVo细胞、HT29细胞、SW620细胞、SW480细胞和人正常结肠直肠黏膜上皮HIEC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miR-NC inhibitor组和miR-17-5p inhibitor组,提取各组细胞Exo,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Exo形态表现,纳米粒子跟踪分析法检测粒径分布情况,Western blottiAZD1152-HQPA核磁ng法检测Exo中标志蛋白CD9、CD63、凋亡诱导因子6互作蛋白(Alix)和肿瘤易感基因101 (TSG101)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法检测Exo中miR-17-5p表达水平。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Exo组、Exo-miR-NC inhibitoLiraglutide说明书r组和Exo-miR-17-5p inhibitor组,分别以不同转染组CT26细胞源性Exo处理CT26细胞,Exo绿色荧光标记PKH67染料示踪法观察各组CT26细胞摄取Exo情况,MTT法检测1.25、 2.50、 5.00、 10.00、 20.00和40.00mg·L~(-1)5-氟尿嘧啶(5-Fu)处理后各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T26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CT26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 (LC3B)荧光强度,Western blotting法Electrophoresis Equipment检测各组CT26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LC3-Ⅰ)、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LC3-Ⅱ/LC3-Ⅰ比值。结果:人结直肠癌HCT116、 CT26、 LoVo、HT29、SW620和SW480细胞中miR-17-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IEC细胞(P<0.05);分离到的颗粒物呈典型球形囊泡,粒径峰值约140 nm,且CD9、CD63、Alix和TSG101蛋白均明显表达,表明成功分离到Exo。与对照组比较,miR-17-5p inhibitor组Exo中miR-17-5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Exo组、Exo-miR-NC inhibitor组和Exo-miR-17-5p inhibitor组CT26细胞周围均可见明显的PKH67染色,显示CT26细胞可摄取Exo。与对照组比较,经1.25、 2.50、 5.00、10.00、20.00和40.00 mg·L~(-1)5-Fu处理后Exo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降低(P<0.05),各组CT26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LC3B荧光强度明显增强(P<0.05),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Exo组比较,经1.25、 2.50、 5.00、 10.00、 20.00和40.00mg·L~(-1)5-Fu处理后Exo-miR-17-5pinhibitor组CT26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LC3B荧光强度减弱(P<0.05),LC3-Ⅱ/LC3-Ⅰ比值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源性Exo中miR-17-5p的表达可提高结直肠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Author: admin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堆叠LSTM心电预测算法
心电信号的处理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针对日趋增长的心电数据分析需求,国内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分类处理阶段,对心电异常的预测相对较少。而心电异常的提前预警对预防接下LY294002化学结构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极为重要,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电预测算法。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小波变换处理,经过预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更好地从中提取特征进行学习。将处理后non-coding RNA biogenesis的信号输入训练模型,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两个LSTM网络结构,构成一种堆叠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信号再通点击此处过注意力机制,加强重点关注区域后经由全连接层输出结果。模型采用预测准确率作为衡量模型性能的指标,并在MIT-BIH数据集上进行了测试。经过实验数据的对比,该模型在此数据集上最终预测准确率为97.7%,与传统堆叠LSTM网络相比,提升了1.3百分点;与加入注意力机制的单层LSTM网络相比,提升了0.9百分点。结果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的准确率,充分证明了其优越性。
武汉市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武汉市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低收入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提供指导,为社区卫Criegee intermediate生服务部门的高血压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与目的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9-09-02-2019-11-29对武汉市330例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量表、中文版高血压自我护理行为量表。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n(%)、■、四分位数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量表得分情况进行描述。运用Spearman分析低收入高血压患者家庭关怀度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对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30例研究对象家庭人均月收入中位数为2 500(2 000,2 800)元,月高血压医疗支出占比中位数为5.0%(2.2%,10.0%)。家庭关怀度得分中位数为6(3,8)分,90人(27.3%)存在严重缺乏家庭关怀,中度缺乏121人(36.7%),家庭点击此处关怀度良好119人(36.0%)。研究对象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为(51.68±6.16)分。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家庭关怀度、性别、用药种类、婚姻状况(丧偶)。结论 武汉市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状Telaglenastat采购况有待改善,饮食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家庭支持是改善低收入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有效力量。
吡咯替尼对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吡咯替尼对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北京市朝阳区桓兴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吡咯替尼单药行抗HER-2治疗,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3例患者中3例因不良反应难以耐受出组,未行疗效评价,其余10例患者中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1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3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3例。客观缓解(CR+PR)率为40%(4/10),临床获益(CR+PR+SD≥6.0个月)率为60%(6/10),疾病控制(CR+PR+SD)率为70%(7/10)。无进展生存时间最长者达15.5个月,中位无进展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9个月(95%CI:3.8~6.0)。吡咯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占84.6%(11/13),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为15.4%(2/13)、恶心为7.7%(1/13)、呕吐为7PEG300纯度.7%(1/13)。结论:携带HER-2突变的HER-2阴性NSC 127716小鼠晚期乳腺癌患者,可能从吡咯替尼的抗HER-2治疗中获益。
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抗恶性肿瘤作用机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抗恶性肿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蟾酥主要抗恶性肿瘤活性成分,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获得对应成分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恶性肿瘤的全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主要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以获得共同靶点(即蟾酥抗恶性肿瘤的关Fetal Immune Cells键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根SAG IC50据度值获得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3.7软件对核心靶点与存在靶点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结果 筛选出活性成分8个(蟾毒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远华蟾蜍精、日蟾蜍他灵、酯蟾毒配基、沙蟾毒精)及恶性肿瘤相关靶点500个,取交集后获得关键靶点41个。构建PPI网络并获得10个核心靶点(cyclin D1、AKT1、PIK3CA、MAPK1GW-572016、EGFR、JAK2、 MDM2、AR、MAPK8、MTOR)。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靶点可能主要在核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通过参与蛋白质自我磷酸化、酪氨酸肽基磷酸化等进程,作用于癌症信号通路、癌症中心碳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20条关键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恶性肿瘤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配体中酯蟾毒配基、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与受体对接效果最好;核心靶点中MAPK1、EGFR、cyclin D1与配体对接效果较好。结论 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有酯蟾毒配基、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等,它们作用于MAPK1、EGFR、cyclin D1等关键蛋白,主要在核质、细胞质基质、细胞核中参与蛋白质自我磷酸化、酪氨酸肽基磷酸化等进程作用于癌症通路信号、癌症中心碳代谢、PI3K/AKT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等关键信号通路,从而共同发挥抗恶性肿瘤的作用。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对肥胖症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OIT oral immunotherapy020年5月收治的58例肥胖症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血压缓解情况进行分组,分析术后合并症及缓解情况、随访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各因素与高血压缓解的关系。结果:术后短期随访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血管10年发病风险与等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高血压缓解率为74.14Erastin化学结构%。高血压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高血压分级、术前降压药数量、吸烟情况、术前年龄及高血压病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服药数量、吸烟史是术后血压缓解的影响因素(P<0.05)。将服药患者分为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5类降压药物对血压缓解的影响,发现两组β受体阻滞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IR-99021半抑制浓度: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肥胖症合并高血压可在短期内有效缓解高血压,降低心血管10年发病风险与等级,有望成为治疗病态肥胖合并高血压的新方法。
RNF18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环指蛋白187(RNF18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 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分析前列腺癌组织和正常组织间RNF187的表达差异,体外培养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系RWPE-1和人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C4-2、DU145、PC-3,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测定RWPE-1、LNCaP、C4-2、DU145、PC-3中RNF187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RNF187蛋白表达水平。转染RNF187-siRNA1、RNF187-siRNA2至DU145、PC-3,RT-qPCR测定RNF187 mRNA相对表达量、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RNF187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更多果 TCGA和GEO数据集中,前列腺癌组织中RNF187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Gleason评分及分期较高者的表达量较高(P均<0.05)。人前列腺癌细胞PC-3、LNCaP、C4-2、DU145中RNF187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P均<0.01)。RNF187-si1组、RNF187-si2组DU145、PC-3中的RNF187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Control组的DU145和PC-3中的RNF187 mRNA相对表达量(SCH772984配制P均<0.001)。RNF187敲减后,DU145、PC-3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RNF187、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相对表达量升高(P均<0.05)。结论 RNF18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过表达,敲减RNF187可降低前列腺癌DU14Nonsense mediated decay5、PC-3的细胞增殖活性及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hsa-miR-767通过调控IGF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hsa-miR-767调控IGF1MRTX849使用方法对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生信数据分析乳腺癌的差异基因,并GSK2118436细胞培养构建miRNA-mRNA网络,筛选hsa-miR-767/IGF1信号轴进行验证。建立hsa-miR-767过表达和敲除MCF7细胞株,RT-qPCR验证hsa-miR-767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sa-miR-767和IGF1的结合,CCK-8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结果:识别出26个差异miRNA(DEMs)和1 108个差异基因(DEGs)。预测获得靶基因254个,靶基因与测序DEGs取交集得到73个mRNA。鉴定出10个hub基因(IGF1、NTRK2、CEBPA、FOS、KLF4、GABRA1、NRG1、LPL、GABBR2、ANGPT1),其中IGF1所连接的基因较多,说明其在乳腺癌中较为重要。miRNA-mRNA网络图中发现hsa-miR-767/IGF1轴可能在乳腺癌中起关键作用。细胞实验证实hsa-miR-767表达水平在乳腺癌中上调(P<0.05),其能靶向结合IGF1;hsa-miR-767还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hsa-miR-767可促Breast cancer genetic counseling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细胞凋亡,且可与IGF1结合。
肝脏脂肪变及肝纤维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肝脏脂肪变、肝纤维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纳入243例首次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入院时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分别用Gensini评分、血管评分评估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使用FibroTouch检测患者的脂肪衰减参数(FAP)和肝脏硬度测定(LSM)值以评估肝脏脂肪病变、肝纤维化情况。比较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的临床特征、FAP值和LSM值,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Gensini评分、血管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Gensini评分、血管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1)243例患者中,174例被诊断为冠心病。非冠心病组与冠心病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围、吸烟情况、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情况,空腹血糖水平、HbA1c水平、HDL水平、ALT水平、AST水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以及FAP值、LSM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不同年龄、性别、腰围、吸烟情况、合并获悉更多糖尿病和高血压情况、空腹血糖水平、HbA1c水平、HDL水平、ALT水平、AST水平、GGT水平、FAP值、LSM值的selleck抑制剂患者之间,Gensini评分和血管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FAP值是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素,FAP值、LSM值均是血管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tatistical analysis (medical) 肝脏脂肪变、肝纤维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有关,较高的FAP值和LSM值意味着存在冠状动脉病变甚至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莲甲散结方对肺癌H19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究莲甲散结方对肺腺癌H1975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莲Berzosertib溶解度甲散结方对H1975细胞活力的影molecular oncology响。在CCK-8结果基础上将H1975细胞分为空白组和莲甲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3、6、9 g/L)。采用克隆形成、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H1975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迁移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H19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Hoechst 33342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H1975细胞凋亡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H1975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莲甲散结方对肺腺癌H1975细胞的48 h半数抑制浓度(IC_(50))为7.51 g/L。与空白组比较,莲甲散结方各剂量组克隆数目减少,EDU阳性数目减少(P <0.05,P <0.01);与空白组相比,莲甲散结方各剂量组迁移能力下降,侵袭能力减弱(P <0.05,P <0.01);与空白组相比,莲甲散结方各剂量组促进H1975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P <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莲甲散结方中、高剂量组E-cadherin表达升高(P <0.05,P <0.01),N-cadherin表达降低(P <0.01)。与空白组相比,莲甲散结方各剂量组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均升高(P <0.05,P <0.01),Bcl-2表达均下降(P <0.05,P <0.01)。与空白组相比,莲甲散结方中、高剂量组p-PI3K表达下降(P <0.05,P <0.01),莲甲散结方各剂量组p-Akt表达均下Alisertib体内实验剂量降(P <0.05,P <0.01),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莲甲散结方可以抑制肺腺癌细胞H1975的恶性表型,诱导H1975细胞的凋亡,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下调PI3K/Akt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