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参与的药学服务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2019年7月metastatic infection foci至2022年6月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例数共计2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规范化的抗糖尿病相关药学服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普通的药学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血糖控制水平、用药偏差、服药依从性、住院总费更多用、药品不良事件及就医满意度。结果 基本信息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BMI、年龄、糖尿病病程、居住地、教育水平、平时血糖控制、肾功能、血脂、高血压、并发症、抗菌药物使用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两组在就业状态、不良反应、肝功能、带药情况、出院情况、保险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GW4869核磁.05)。血糖水平与住院指标结果显示,两组在晚餐后血糖、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西药费用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睡前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口服降糖药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的正确认知及使用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有助于稳定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Author: admin
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介导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肿瘤是nutritional immunity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最新癌症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共新发恶性肿瘤392.9万例,死亡约为233.8万例,发病率约为285.83/10万,病死率约GSK1349572说明书为170.05/10万。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渐进性累积的演变过程,涉及肿瘤的转化、生存、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遗传基因和表观遗传的变化:致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细胞黏附分子等在DNA、RNA和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虽然近年来肿瘤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取得进步,但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状态,总体预后较差。因此探索肿瘤的发病机制,寻找更为有效的预防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改变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意义重大。目前已知的表观遗传修饰主要包括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核小体重塑、非编码RNA等。在真核生物中,组蛋白修饰包括了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核糖化及泛素化等。同其它组蛋白修饰一样,组蛋白甲基化是一个动态可逆的过程。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1(LSD1)能够特异性催化组蛋白H3第4位赖氨酸(H3K4)和第9位赖氨酸(H3K9)的脱一甲基、二甲基Elexacaftor化学结构反应,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相互作用,起到转录阻遏物的作用。该酶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并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异染色质的形成、细胞内DNA甲基化状态的合理维持以及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等。目前证实LSD1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高度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性产生中起到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是一条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及凋亡起着重要作用,Wnt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突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虽然LSD1和Wnt信号通路都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关,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尚未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SD1可通过调节经典Wnt信号通路的活性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笔者就LSD1介导的经典Wnt信号通路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洗脱前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洗脱前醛固酮/肾素浓度比值(ADRR)筛查中国人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切点值, 降低PA筛查中洗脱药物带来的风险。方法入选2017年1月到2019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血压病房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参照美国2016年PA诊断指南及我国2016年PA诊断共识进行PA诊断。测定药物洗脱前后的血醛固酮浓度(PAC)、肾素浓度(DRC)及ADRR。绘制ADR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Youden指数最大时, 确定最佳切点值。结果入选高血压患者542例, 其中确诊为AG-221试剂原发性高血压(EHT)患者467例(男297例, 女170例), 确诊为PA患者75例(男51例, 女24例)。PA患者洗脱前Immune landscape后的PAC、ADRR均高于EHT患者[150.0(130.0, 210.0)比120.0(80.0, 170.0)ng/L, 170.0(120.0, 260.0)比130.0(90.0, 18ABT-263化学结构0.0)ng/L;28.9(15.9, 63.5)比4.3(1.9, 11.8)(ng/L)/(mU/L), 55.6(39.0, 109.0)比9.8(4.5, 21.3)(ng/L)/(mU/L),P ≤0.001], 而洗脱前后的DRC均低于EHT[4.0(2.0, 10.0)比27.0(10.0, 64.0)mU/L, 3.0(2.0, 4.0)比12.2(5.0, 27.0)mU/L,P0.001]。EHT及PA组洗脱后均为PAC升高(P=0.001, P0.001), DRC降低(均P0.001), ADRR升高(均P0.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洗脱前ADR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0.836~0.895)。洗脱前ADRR以7.8 (ng/L)/(mU/L)为切点值筛查PA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7%、66.8%, 此时Youden指数最大(0.615)。结论洗脱前ADRR7.8 (ng/L)/(mU/L)可作为切点, 在不能进行药物洗脱条件下作为筛查PA的替代指标。
Nrf2/Sirt3信号通路在Irisin抵抗糖尿病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 明确鸢尾素(Irisin)在糖尿病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小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S组、Irisin组、糖尿病心肌病(DCM)组、DCM-Irisin干预组;体外实验分组:高糖高脂组(HG/HF)、HG/HFIrisin干预组、HG/HF-Irisin干预-Nrf2抑制C59剂组、HG/HF-Nrf2抑制剂组、HG/HF-Nrf2激动剂组、HG/HF-Nrf2激动剂-Sirt3抑制剂组、HG/HF-Irisin干预-Sirt3抑制剂组。采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自噬及凋亡相关分子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力、MMP和ATP检测评估线粒体功能、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Ipatasertib纯度 糖尿病小鼠心肌组织及高糖高脂诱导的H9c2细胞中Irisin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Infected tooth sockets.05),而LC3II/I和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可见Nrf2及P62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Irisin处理后,可部分缓解DCM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在给与Nrf2抑制剂ML385后,Irisin的保护作用被部分抵消,同时观察到Sirt3蛋白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而在高糖高脂条件下,抑制Sirt3活性则可消除因上调Nrf2对H9c2细胞的有益作用。结论 Irisin通过激活Nrf2/Sirt3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心肌病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二氢卟吩e6与蛋白酶二级结构的结合倾向性及其抗菌应用研究
光动力疗法(PDT)是一种具有微创、高生物安全性的组合治疗方法,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PDT治疗所依赖的光敏剂(PS)大多都具有疏水性,在体内很容易发生聚集和淬灭,严重降低了 PS的利用效率和PDT的治疗效果。蛋白酶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催化活性,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光敏剂载体,实现催化增强的PDT治疗。但是,使用常规的化学偶联方法实现蛋白酶与PS分子的结合往往会削弱蛋白酶的生物活性,从而影响其实际应用效果。发展高效PS输送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结构是生物医学应用的迫切需要,也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可以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依靠蛋白酶与光敏剂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氢键、静电相互作用、π-π堆叠和范德华相互作用等)实现光敏剂与蛋白酶之间的组装,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光敏剂的负载,同时也避免了化学修饰对蛋白酶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不良影响。基于此,本论文首先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详细地研究了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x)和溶菌酶(LZ)三种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对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的结合倾向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普适的蛋白酶纳米光敏剂的合成策略,且系统探讨了其在抗菌应用领域的PDT治疗效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 Ce6分子与过氧化氢酶(CAT)、葡萄糖氧化酶(GOx)、溶菌酶(LZ)三种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制和结合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三种蛋白酶均可以和小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并结合,且发现蛋白酶的螺旋(Helix)结构要比β-折叠(β-sheet)结构更容易与小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可能与Helix结构可以和Ce6分子形成更多的氢键有关。为了进一步验证Helix结构与Ce6的结合倾向性,我们分别选取了仅包含Helix结构域的HP35蛋白和仅包含β-sheet结构域的aβ42蛋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通过Ce6分子与两种蛋白的结合位置演变,我们发现与aβ42蛋白相比,Ce6分子和HP35蛋白显示出更高的结合概率,这进一步验证了我们之前的结论。同时,我们还发现,Ce6分子与蛋白酶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也会对它们之间的结cancer immune escape合产生一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分布在蛋白酶表面的正电荷区域越多,Ce6分子便越有可能与蛋白酶相结合。2.基于蛋白酶Helix结构域与Ce6的结合倾向性,我们发展了一种制备蛋白酶纳米光敏剂的普适性策略。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作用下,CAT、GOx、LZ三种蛋白酶均可与Ce6稳定结合并形成蛋白酶纳米光敏剂CAT-Ce6 NPs、GOx-Ce6 NPs和LZ-Ce6 NPs。实验表明,所形成的蛋白酶纳米光敏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Ce6的负载和PVP的包覆可以进一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催化实验表明,所制备的三种蛋白酶纳米光敏剂分别具有显著的CAT、GOx、LZ催化活性,说明Ce6的负载和PVP的包覆并没有对相应蛋白酶的催化能力造成影响。3.为了考察所制备的蛋白酶纳米光敏剂的PDT效果,我们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对CAT-Ce6 NPs的PDT抗菌效果进行了评估。通过细菌形态学研究发现,CAT-Ce6NPs可以有效地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优异的光动力抗菌效果。通过模拟细菌感GSK2118436采购染微环境,我们证实了 CAT-Ce6 NPs可以通过分解环境中的过氧化氢(H2O2)为光动力疗法提供氧气(O2),从而有效改善乏氧微环境并增LY2835219临床试验强PDT的抗菌效果。动物活体实验表明,CAT-Ce6NPs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细菌感染(皮下脓肿模型)的乏氧微环境,进而提升PDT抗菌效果,实现脓肿的有效快速治疗。综上所述,通过系统探索蛋白酶与光敏剂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我们实现了蛋白酶纳米光敏剂的可控组装和增强的PDT抗菌效果。本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蛋白光敏剂功能的预测和调控,而且对高生物相容性和丰富生物学功能的智能纳米光敏剂的设计和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对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骨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前护理及健康宣教,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一日16:00:00、术前一日21:00:00、麻醉前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术前一日16:00:00达到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舒张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麻醉前30 min达到最低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分别在术前一日16:00:00、术前一日21:00:00达到最低值,然Precision Lifestyle Medicine后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MG132.html5);对照组患者术前一日16:00:00、术前一日21:00:00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麻醉前30 min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能降低Elexacaftor分子式骨科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血压,使术前血压稳定在控制范围内。
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及血压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并评价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期间实施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对患者血压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情志疗法,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Pexidartinib浓度平变化情况、心理状态以LY294002体内实验剂量及生存质量。HIV-infected adolescents结果:组间评估指标设置为心理维度评分以及血压数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抑郁症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血压指标水平、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指标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期间,对患者联合实施认知行为情志疗法,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
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散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究藏药十八味诃子利尿散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GNE-140体外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72 h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G,10只)、造模组(BMG,30只),分别用等量普通饲料、高脂饲料喂养。12 w后,在BMG大鼠尾静脉注射STZ(25 mg/kg),在CG大鼠尾静脉注射等剂量柠檬酸钠无菌缓冲液。第3、7天时取尾静脉血测定尾静脉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视第7天随机FBG水平≥16.7 mmol/L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继续用原饲料喂养5 w,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10只)、藏药组(TMG,10只)。分组后灌胃,TMG组的灌胃物为十八味诃子利尿散(300 mg/kg),CG、MG组予以等剂量生理Blood immune cells盐水,持续2 w。麻醉后处死大鼠,留取心肌组织,使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及胰腺组织,用IHC染色法定位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AGE)、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NSC 127716 molecular weightukin-1β,IL-1β),用Western Blot法测定RAGE、NF-κB、IL-6、TNF-α、IL-1β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G组相比,MG组的胰腺腺泡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着色不清,少数细胞核固缩,胰岛稀少;心肌纤维着色不均,部分心肌纤维变性坏死,坏死肌纤维胞质溶解呈淡染或空网状,胞核崩解。TMG组胰腺组织无明显减轻,心肌结构病变微小。IL-6、TNF-α、IL-1β、NF-κB(p65)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及细胞间质;RAGE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细胞质及细胞间质。与MG组相比,TMG组的心肌损伤减轻;IL-6、NF-κB、RAGE、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β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十八味诃子利尿散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RAGE/NF-κB信号转导途径抑制炎症而改善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
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8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39例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胸腺肽α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实验组)19例,单纯西医治疗组(对照组)2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WBC)、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肝脓肿直径变化、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测得值、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指标(WBC、ALB、ALT、AST、TBILBMN 673溶解度、肝脓肿直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medial entorhinal cortex8测得PD-0332991浓度值)、临床好转率、无效率等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实验组治疗后的WBC、ALB、ALT、AST、肝脓肿直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CD4、CD4/CD8测得值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治愈率、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可改善肝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
桑树提取物桑根酮C影响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初步研究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脑恶性肿瘤,化学药物治疗仍然是其治疗的重要手段。桑根酮C (sanggenon C, San C)是一类从桑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中药单体。该研究采用MTT(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LGX818抑制剂m)实验、BrdU(5-bromodeoxyuridinc)标记实验检测San C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n C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软琼脂实验检测San C对肿瘤细胞形成克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探究Sanimmunity cytokine C的抗肿瘤活性的作用机制。在San C的作用下,MTT实验表明San C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BrdU标记实验显示San C可显著减弱肿瘤细胞核内DNA复制的活性;流式细胞术则证实桑根酮C将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揭示San C显著减弱肿瘤细胞的克隆形成和自我更新的能力;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基因富集分析暗示San C是通过影响myelocytomatosis viral oncogene(MYC)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周期的;Western实验揭示San C是通过lysine demethylase 4B(KDM4B)调控MYC信号通路抑制周期蛋白的表达,最终抑制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自我更新。总之,San C可通过靶标KDM4B-MYC轴抑制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表现出潜在Tamoxifen价格的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