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克莫司与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相关性的单中心研究

目的 探讨移植后糖尿病(PTDM)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他克莫司与肾移植PT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23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分为PTDM组(19例)和非PTDM组(104例)。分析两组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TDM的危险因素。将24只小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他克莫司低剂量组(0.1 mg/kg)、中剂量组(0.75 mg/kg)和高剂量组(1.5 mg/kg),每组各6只,分别每日注射2次。分析他克莫司对小鼠血糖代谢的影响。结果 肾移植术后1年内PTDM发生率为15.4%(19/PD-0332991123)。受者年龄≥48岁、移植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谷浓度≥9 ng/mL是肾移植术后发生PTDM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Watch group antibiotics)。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给药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给药前(均为P<0.05),但不具有剂量依赖性(P=0.750)。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给药后餐后血糖水平高于给药前(均为P<0.05),且呈现他克莫司剂量依赖性(P=0.012)。结论 他克莫司与肾移植术后PTDM发生密切相此网站关,受者年龄≥48岁、移植术后3个月他克莫司谷浓度≥9 ng/mL是PT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他克莫司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影响小鼠餐后血糖水平。

早期三级康复训练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三级康复训post-challenge immune responses练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BGCH)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9月该院高血压BGCH术后患者97例,予以微创Regorafenib体内实验剂量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常规组(48例)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49例)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早期三级康复点击此处训练治疗,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好转率、治疗前后简化Fus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肢体功能好转率83.67%高于常规组62.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SS-QOL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SS-QOL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A与HAMD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RISC评分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CD-RISC评分较常规组升高(P<0.05)。结论:早期三级康康复训练有助于减轻高血压BGCH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增强心理弹性,加快肢体功能恢复,进一步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养肤润肠汤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EGFRIs)相关性皮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EGFRIs相关性皮疹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观察组采取养肤润肠汤内服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比较治疗前后selleckchem GSK J4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总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皮疹分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8和immune diseases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2%(37/45)]较对照组[62.2%(28/45)]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DLQI总分和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均以观察组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分级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皮疹分级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GW-572016体内实验剂量IL-8和CRP浓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β、IL-8和CRP水平的降低作用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血常规、肝功能异常率低于对照组[22.2%(10/45)比28.9%(13/45)、6.7%(3/45)比11.1%(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26.7%(12/45)比22.2%(10/4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肤润肠汤治疗EGFRIs相关性皮疹的总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及缓解皮疹病情,其作用可能与其显著下调血清中TNF-α、IL-1β、IL-8和CRP的表达水平有关,并具有一定的减毒作用。

高血压膀胱癌围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高血压膀胱癌患者围术期有效的护理方式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本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膀胱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均等单盲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围手术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34例患者围手术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心理状态变化,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患者开展为1年的随访,分别于手术前、出院时和随访1年后采用Karnofsky(KPS)评分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评分(43.55±3.26)分和抑郁评分(45.07±4.22)分均低于对照组(49.82±3.94、51.67±4.62)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6.47%(P<0.05)。两组手术前生存质量VP-16体内比较无明显差异Ascomycetes symbiotes(P>0.05);研究组出院时生存质量评分(72.39±4.20)分和随访1年后生存质量评分(84.91±4.88)分均高于对照组(69.88±4.52购买KPT-330、76.74±5.03)分(P<0.05)。结论 在高血压膀胱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血压,改善其负面情绪,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HG)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433例,其中发生SHG 71例(SHG组)和未发生SHG 362例(非SHG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梗死部位、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严重冠脉病变支数、入院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HbA_(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_(selleckchem LY2157299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非SHG组比较,SHG组年龄大,糖尿病史患者多,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高、空腹血糖高、HbA_(1c)高、WBC计数高(P均<0.05)。年龄[OR=1.028,95%C(I1.006~1.051)]、糖尿病史[OR=5.111,95%C(I1.384~18.867)]、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OR=4.768,95%C(I1.499~15.167)]、WBC计数[OR=1.123,95%CI(1.034~1.219)]是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4.839+0.028×(年龄)+1.631×(糖尿病史)+1.562×(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0.116×(WBC计数),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351)。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风险的ROC下面积为0.670(95%CI:0.599~0.741,P<PLX5622 IC500.01),最佳界点为–1.63,敏感度为57.7%,特异度为69.6%,阳性预测值为26.45%,阴性预测值为89.21%。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WBC计数是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Multiplex Immunoassays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度中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磷酸基团定向分子印迹新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磷酸化中的应用研究

磷酸化作为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在信号转导、细胞分裂、细胞骨架动力学和LGX818供应商新陈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磷酸化主要发生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三种氨基酸上,其相对比例为1800:200:1。异常磷酸化与疾病有关,常被用作生物标志物。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为磷酸化蛋白质分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工具。除了难以识别生理样品中的肽段外,磷酸肽的电离效率和浓度低,以及非磷酸肽引起的显著干扰,使得基于质谱的直接磷酸肽检测更加困难。尽管有针对不同磷酸化形式的富集方法,但缺乏一种仅针对单个磷酸肽的方法。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是一种能够通过功能修饰与特定分子结合的识别工具。如今,MIPs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传感、分离Extra-hepatic portal vein obstruction、催化、疾病诊断、生物成像等;由于制备简单、稳定性好和成本低,MIPs近年来逐渐取代抗体成为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新方向。在本论文中,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纳米材料用于磷酸化肽的选择性识别与富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论文首先利用定向印迹的原理验证了本文中印迹材料制备方法的可靠性,即以单磷酸胞GSK2118436纯度苷为模板制备三种分子印迹材料,分别比较这三种合成的MIPs和NIPs对小分子单磷酸胞苷的静态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定向印迹以及模板洗涤制备材料的印迹效果最佳,也适用于后续肽段与蛋白富集体系。2.通过将Ti O_2和分子印迹相结合,以完整的磷酸肽为模板,UPTES为功能单体,TEOS作为交联剂,两种亲和力可以共同作用以增强对特定磷酸肽的结合亲和力以特异性识别肽序列,这种方式合成的MIPs应用于精确识别具有不同磷酸化形式(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的肽。通过MALDI-TOF MS检测,MIPs对标准肽混合物和酪蛋白/牛奶的胰蛋白酶消化物的富集实现了具有不同磷酸化形式(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的单个磷酸肽的精确识别。3.利用定向表位印迹的原理,与蛋白有相似序列的磷酸化肽作为“表位”,特异性识别目标蛋白。本文以完整磷酸肽段为模板,材料洗脱后MIPs中形成了含有与目标蛋白同源序列的肽段空腔,利用这一“表位”特异性识别了β-酪蛋白和HSA。

清震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神经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震汤加减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HICH)微创术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C59分子量lloproteinase-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梅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HICH微创术后脑水肿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微创术后予以甘露醇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震汤加减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ore, GCS)评分、脑水肿体积、血清TNF-α、NGF、MMP-9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脑水肿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N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血清TNF-α、MMP-9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Cometabolic biodegradation.43%(32/35)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24/35),差异有统selleck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震汤加减治疗HICH微创术后脑水肿患者可减轻其脑水肿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TNF-α、MMP-9水平,并上调NGF水平有关。

PET-1、NAG、uPAR在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PETSTM2457-1)、尿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在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7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归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7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别作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与T2DM组,另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84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比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四组PET-1、NAG、uPAR的表达水平;对四组组selleckchem INCB018424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er)、尿酸(UA)水平]水平;分析PET-1、NAG、uPAR与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PET-1、NAG、uPAR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T2DM组及对照组(P<0.05);研究组BUN、Ser、UA水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组、T2DM组及对照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ET-1、NAG、uPAR与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BUN、Ser、UA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PET-1、NAG及uPAR水平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且与患者肾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评估病情的辅助检查。

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Elabela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Elabela和胃泌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诊治的82例高血压肾病患者为高血压肾病组,另选取同期诊治的单纯高血压病患者50例为单纯高血压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Elabela、胃泌素水平。分析血清Elabela、胃泌素水平与高血压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不同血清Elabela、胃泌素表达的高血压肾病患者肾脏存活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血压肾病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而Elabela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明显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Elabela、胃泌素水平与肾小球球性硬化及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有关(均P<0.001)。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El此网站abela水平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与eGFR呈正相关;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均P<0.001)。所有患者随访13~60个月,随访期间22.0%(18/82)的高血压肾病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labela低表达患者肾脏存活率明显低于Elabela高表达患者[62.5%(25/40)比92.9%(39/42),Log-rank χ~2=6.214,P<0.001]。胃泌素高表达患者肾脏存活率明显低于胃泌素低表达患者[65.9%(27/41)比90.2%(37/41),Log-rank χ~2=5.966,P<0.001]。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低eGFR,低水平Elabela,高水平胃泌素是高血压肾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高血压肾病患者血清Elabela水平降低,胃泌素水平升高,Elabela、胃泌素与肾小球球性硬化、肾小PF-03084014小鼠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有关。低水平Elabela、高水平胃泌素是高血压肾geriatric oncology病患者发生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某院食管癌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a)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为该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142例ECa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放化疗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33)和非感染组(nTalazoparib体内实验剂量=109),统计和分析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与危险因素。结果:142例ECaMK-2206体内实验剂量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有33例(感染率为23.24%),其痰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5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6株(占63.16%,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19株(占3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2株(占3.51%);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低(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低(<30.00%);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住院时间和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ECa患者放化疗后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而其中住院时间≥14 d、合并高血压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Ca患者放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耐药性较强,仅对部分抗菌药物较为敏感,而住院时间≥14 d、合并高血压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在诊治该类易感患者时应加强护理防护,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此外在肺部感染的抗感染治疗时应尽量选用敏感性较强的抗菌药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