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突变及其药物在肿瘤中的作用以及对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宫颈癌是女性群体中常见的一种肿瘤疾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宫颈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抗拒性是目前临床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探索如何降低宫颈癌细胞对放射治疗的抵抗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p53突变在癌症发生和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可能是宫颈癌的潜在标志物和药物靶点。NSC59984是一种小分子药物,能够针对p53突变的癌细胞,诱导p53突变降解,并激活p73恢复p53信号通路。NSC59984通过降解p53突变已经在结直肠癌等肿瘤中显示出抑癌活性,但降解突变p53以及该小分子药物对人宫颈癌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和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本文采用NSC59984处理p53野生型的人宫颈癌He La和p53突变的C33A细胞。进行药物在人宫颈癌细胞中的作用及机理评估,探讨了通过NSC59984降解p53突变对宫颈癌细胞的影响,包括增殖、存活、周期和凋亡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的调控,最后研究了通过NSC59984降解p53突变对人宫颈癌C33A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本研究首先探讨了突变p53以及p73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通过CGGA、GEPIA2和c Bio Portalf数据库对突变p53蛋白以及p73在癌症中的各种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突变p53以及p73蛋白在包括宫颈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异常表达;突变p53的大多数替换突变是G到A的转换,其次是C到T的转换;突变p53与宫颈癌患者的突变碱基,总生存率,采用的放疗或化疗策略等均有关系;宫颈癌中突变p53能够影响m RNA的表达;突变p53的表达与乳腺癌、胰腺癌、肝胆管癌、骨癌、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负相关;p73在宫颈癌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p73基因在鳞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腺癌(P<0.05),提示p73可能与宫颈癌组织亚型有关;与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的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OS)显著更高(P<0.05),而无病生存率(DFS)则与p73基因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这些结果提示p73基因在宫颈癌中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预后意义;TP73-AS1在胶质瘤和胆管癌中高表达,在膀胱癌中低表达,且差异显著;TP73-AS1高表达与低表达的癌症患者在总生存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在无病生存率上没有显著差异。(2)利用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WOS等英文数据库搜集已发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p73的表达与宫颈癌之间存在相关性。本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p73在宫颈肿瘤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宫颈,p73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无相关性,p73在宫颈鳞癌组的表达率高于宫颈腺癌组,p7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是否有淋巴转移无关,p7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无关。(3)用NSC59984处理p53突变的C33A和野生型的He La细胞,通过CCK8实验,我们发现在0-48μM浓度范围内,NSC59984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C33A和He L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97μM和9.56μM。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发现低浓度的NSC59984处理会对C33A细胞造成明显的增殖抑制,但对于He La细胞效果不大,而浓度到达3μM后,对两种细胞均有严重的抑制作用。此外,NSC59984还可以诱导C33A和He La细胞凋亡,但C33A的凋亡率高于He La。揭示NSC59984作为靶向突变p53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是治疗宫颈癌的潜在药物。本研究采用低浓度的NSC59984联Proliferation and Cytotoxicity合X射线处理人宫颈癌C33A细胞,探讨其对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单纯辐射组相比PUN30119作用,50n M NSC59984联合4Gy X射线能够显著抑制C33A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selleck NMR亡率,从而增强C33A细胞对辐射治疗的敏感性。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的NSC59984联合X射线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癌治疗策略,为NSC59984作为一种新型的宫颈癌放疗增敏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