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降糖舒心方灌胃对大鼠糖尿病心力衰竭(DHF)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西药组、模型组制备DHF模型,对照组不制备DHF模型。低剂量组灌胃给予1.0 gmedical financial hardship/(kg·d)的降糖舒心方混悬液,高剂量组灌胃给予1.5 g/(kg·d)的降糖舒心方混悬液,西药组灌胃给予格列喹酮和贝那普利,均连续灌胃2个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Y-27632体内FBG)及血清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Dibutyryl-cAMP体内胆固醇(HDL-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NF-κB p65蛋白、IκBα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其余4组大鼠FBG及血清TG、LDL-C、CRP、IL-6、TNF-α、CK-MB、LDH水平升高,血清HDL-C水平下降,心肌组织损伤严重,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IκBα蛋白表达下降(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西药组FBG及血清TG、LDL-C、CRP、IL-6、TNF-α、CK-MB、LDH水平下降,血清HDL-C水平升高,心肌组织损伤减轻,NF-κB p65蛋白表达下降,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西药组比较,高剂量组FBG及血清TG、LDL-C、CRP、IL-6、TNF-α、CK-MB、LDH水平下降,血清HDL-C水平升高(P均<0.05)。结论 降糖舒心方对大鼠DHF有治疗作用,尤以高剂量效果最佳,其不仅可以缓解高糖、高脂状态,还能减轻心肌损伤及炎症,改善心肌细胞病理形态,机制可能与其可抑制NF-кB信号通路有关。
胃黏膜闭锁蛋白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炎患儿胃黏IACS-010759临床试验膜闭锁蛋白表达水平、胃黏膜炎症程度以及Hp菌株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2月因为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或黑便等)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并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Hp相关性胃炎abiotic stress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1)应用免疫印迹法分析患儿血清Hp抗体表达情况,进一步对Hp进行血清学菌株分型,从而将Hp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并观察患儿胃黏膜的病理变化,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量法检测患儿胃黏膜闭锁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胃黏膜闭锁蛋白表达水平、胃黏膜炎症程度以及Hp菌株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2)应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满足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x±s表示。定性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无序分类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如果超过20%单元格理论频数(期望频数)<5或至少1个单元格理论频数(期望频数)<1,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kal-Wallis检验。多组资料之间的两两比较采用SPSS带的Bonferroni方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胃黏膜闭锁蛋白表达水平与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胃黏膜炎症程度轻、中、重度组患儿闭锁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35.1%、11.6%,三组患儿闭锁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9.66,P<0.001):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胃黏膜闭锁蛋白表达水平与儿童感染的Hp菌株类型的关系:Ⅰ型、中间型、Ⅱ型菌株感染患儿胃黏膜闭锁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5%、44.4%、60.0%,三组患儿胃黏膜闭锁蛋白表达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X~2=19.16,P<0.001):Ⅰ型低于Ⅱ型及中间型,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Ⅱ型与中间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Hp菌株类型与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关系:患儿感染各型Hp菌株后其胃黏膜炎症程度具有统计学差异(H=18.01,P<0.001):Ⅱ型轻于Ⅰ型及中间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Ⅰ型与中间型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胃黏膜闭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黏膜炎症程度有关:轻度>中度>重度,提示胃黏膜炎症程度越重,紧密连接的破坏程度越重。2.胃黏膜闭锁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儿童感染的Hp菌株类型有关:Ⅰ型<Ⅱ型,Ⅰ型<中间型,而中间型和Ⅱ型之间无差异,提示Ⅰ型菌株感染对于胃黏膜紧密连接的破坏程度较大。3.胃黏膜炎症程度与儿童感染的Hp菌株类型有关:Ⅱ型<Ⅰ型,Ⅱ型<中间型,而selleckchem中间型和Ⅰ型之间无差异,提示Ⅱ型菌株感染所导致的胃黏膜炎症程度较轻。
耳穴埋豆联合刮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联合刮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刮痧治疗。比较2组患者睡眠情况变化、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心理状态、生命质biotic fraction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入睡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多于对照Trichostatin A分子量组,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HAMA)、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Compound 3采购5);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刮痧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效果理想,可显著提升睡眠质量,缩短患者入睡准备时间,增加睡眠时长,并改善因睡眠质量不佳导致的情绪障碍,使其生命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
苦参碱对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
背景:髓核细胞凋亡是引发椎间盘退变的主要病理基础,炎症和过氧化反应是导致髓核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苦参碱具有抗氧化、衰老、炎症和细胞凋亡等作用,可作为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潜在药物。目的:观察苦参碱调节环状GMP-AMP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信号通路对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大鼠髓核细胞分6组处理:除对照组外,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空载组、苦参碱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采用氧糖剥夺建立椎间盘退变细胞模型,造模同时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4,0.8 mmol/L苦参碱处理,空载组转染空载质粒,苦参碱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给予0.8 mmol/L苦参碱处理并转染cGAS过表达质粒。处理24 h后,检测细胞活性与凋亡,细胞内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以及细胞内凋亡蛋白、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2)Infectious Agents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模型组、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空载组、苦参碱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12周后,苦参碱低剂量组、苦参碱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60,120 mg/kg苦参碱(1次/d),空载组尾静脉注射空载质粒(2次/周),苦参碱高剂量+cGAS过表达组灌胃给予120 mg/kg苦参碱+尾静脉注射cGAS过表达质粒,连续治疗3周。给药结束后取材,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超氧化物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水平,以及凋亡蛋白、cGAS-STING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 <0.05),IACS-010759溶解度细胞凋亡率、活性氧含量、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水平及cGAS、STING、cleaved 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升高(P <0.05);苦参碱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改善上述因细Adezmapimod溶解度胞造模造成的各指标变化(P <0.05),而cGAS过表达可部分拮抗高剂量苦参碱的改善作用。(2)在动物实验中获得了与体外细胞实验类似的结果。(3)结果表明,苦参碱可通过阻断cGAS-STING信号传导抑制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减轻椎间盘退变大鼠髓核细胞凋亡、提升其活性。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苦参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苦参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Uniprot对苦参的有效成分和靶点确认细节进行筛选;使用Dis Ge NET、Gene CardElexacaftor半抑制浓度s数据库收集AS相关靶点。将AS相关靶点与苦参有效成分靶点的交集作为苦参防治AS的潜在作用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和Cytoscape3.9.1软件的Cyto NCA绘制PPI图,利用DAVID20Buffy Coat Concentrate21数据库和微生信平台进行GO和KEGG可视化分析。构建高脂饮食诱导的AS小鼠模型,酶法检测血脂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其结果。结果:筛选出苦参中含有45个活性成分及116个AS潜在作用靶点,其中蛋白互作显示IL-6、ICAM1、AKT1、PPARG等是苦参防治AS的关键靶点;KEGG显示苦参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来发挥防治AS的作用。苦参能够下调血清中TC、TG、LDL-C的水平,下调PI3K、AKT、m TOR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这与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初步探讨了苦参治疗AS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从而减轻AS的进展,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新型镍钛器械去除根管牙胶充填物的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
通过对新型镍钛器械及辅助根管冲洗技术去除再治疗根管内牙胶充填物的体外研究及临床应用,为口腔临床非手术性根管再治疗工作提供实验参考及临床依据。本研究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实验一、不同镍钛锉去除牙胶根充物的综合效果评价目的比较M3-RT、Pro Taper Next、Reciproc Blue、Wave One Gold四种新型机用镍钛器械与手用器械H锉去除离体下颌plant molecular biology恒前磨牙单根管内牙胶充填材料的有效性、总操作时间及器械安全情况,同时收集根管再预备过程中根尖碎屑溢出量,来评价新型镍钛锉的再治疗性能。方法收集离体下颌恒前磨牙100颗。统一工作长度16mm,Pro Taper Universal结合冠向下预备法至F2(2508),AH Plus糊剂及牙胶尖以连续波垂直加压法严密充填根管,松风流体树脂暂封。于37℃、100%湿度下保存4周后,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使用手用H锉(H组),M3-RT锉(M3-RT组),Pro Taper Next锉(PTN组),Reciproc Blue锉(RECB组),Wave One Gold锉(WOD组)去除根充物。采用改良版碎屑收集模型检测再治疗中根尖溢出的碎屑重量(10~(-2)g)。拍摄根管充填术后及去除根充物术后X线片,导入Auto CAD 2020图像处理软件,分别测量颊舌方向、近远中向根管整体及根管各区段根充物总面积(mm~2)、根充物残留面积(mm~2),并计算残留率。同时记录完成根管清理的总操作时间(min)及器械安全情况。结果(1)所有实验组都产生了可被称重的碎屑。H组的根端溢出碎屑量最多,与其他组间差异显著(P<0.05)。RECB组的碎屑量多于M3-RT组、PTN组和WOD组(P<0.05),M3-RT组的碎屑量多于PTN组和WOD组(P<0.05),PTN组、WO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所有实验组根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充物残留。H组的根管整体残留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组间比较,H组在根颈1/3、根中1/3残留率较其他组高(P<0.05),五组在根尖1/3残留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在根颈1/3、根中1/3各组的充填物残留率均低于根尖1/3(P<0.05)。颊舌向及近远中向的残留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H组预备时间最长(P<0.05),M3-RT组、PTN组的预备时间长于RECB组、WOD组(P<0.05),M3-RT组与PTN组、RECB组与WO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所有样本牙均未发生根管侧穿或台阶。但存在器械安全问题。H组,2支15号H锉折断,2支15号H锉磨损,1支20号H锉折断。M3-RT组,2支RT3折断。Pro Taper Next组,2支X1断裂。实验二、辅助新型冲洗技术对再治疗管壁清洁效果的影响目的评估M3-Max1清理锉、超声、PIPS-Er:YAG激光荡洗技术对使用Wave One Gold往复式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标准根管再治疗手术后去除根管内残余填充材料的有效性,来评价新型冲洗技术对管壁清洁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离体下颌恒前磨牙40颗。样本制备及保存同实验一。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Wave One Gold根管再预备后常规17%EDTA及3%Na Cl O溶液注射冲洗;M3-Max组:附加M3-Max1清理锉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PUI组:附加超声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PIPS组:附加PIPS-Er:YAG激光激活17%EDTA及3%Na Cl O冲洗液荡洗。完成清理后沿颊舌向纵劈样本,标记根颈(距根尖孔11mm)、根中(距根尖孔7mm)、根尖(距根尖孔3mm)3个区段,扫描电镜下观察根管壁各区段残留碎屑及玷污层附着情况、牙本质小管口开放状况,并参考Hussmann的评分标准完成量化评分。结果组间比较,在根颈、中段残留碎屑和玷污层评分PIPS组
胃苏颗粒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究胃苏颗粒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三联nuclear medicine杀菌疗法,观察组胃苏颗粒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Hp(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胃肠道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Telaglenastat核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W-572016生产商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应用胃苏颗粒联合三联杀菌疗法,可以有效增加Hp根除率,大幅度降低胃肠道症状积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治疗效果。
黑逍遥散调控p38MAPK/ATF2/COX-2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黑逍遥散对Aβ_(1-42)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从p38MAPK/ATF2/COX-2信号通路介导的MK-2206 molecular weight炎症级联反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双侧海马注射1μL Aβ_(1-42)溶液复刻AD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5 mg/kg)和黑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4.25、8.5、17 g/kg),连续给药42 d。MCompound 3 IC50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定位航行与空间探索能力,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Aβ_(1-42)、iNOS、PGE_2表达,RT-qPCR法检测海马组织p38、ATF2、COX-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p-p38、p-ATF2、COX-2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黑逍遥散中、高剂量组和盐酸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有效区域运动距离、目标象限滞留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排列有序,胞体清晰,凋亡细胞减少,海马组织Aβ_(1-42)、iNOS、PGE_2水平降低(P<0.05,P<0.01),p38、oral anticancer medicationCOX-2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p38、p-p38、p-ATF2、COX-2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 黑逍遥散可改善Aβ_(1-42)所致AD大鼠的认知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阻断p38MAPK/ATF2/COX-2信号通路传导,进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宁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
目的 筛选降脂中药宁脂胶囊的潜在药理靶点,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BATMAN-TCM数据库获取宁脂胶囊组成药物的成分及预测靶点;通过DisGeNET与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高脂血症相关靶点。使用Venny2.1.0工具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获得共同靶点,作为潜在药理靶点。接着对共同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分析(STRING)Chronic care model Medicare eligibility、基因本体论及通路富集分析(DAVID)。最后使用Swiss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发现宁脂胶囊预测靶点1 432个,高脂血症相关靶点87个,筛选两者共同靶点32个,涉及宁脂胶囊64种潜在药理成分。其中郁金、姜黄、蒲黄的潜在药理PF-03084014价格靶点最多;决明子、姜黄、郁金的潜在药理成分最多。载脂蛋白E(APOE)、一氧化氮合酶3(NOS3)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A)的高脂血症相关性评分最高,蛋白质互作较多,为潜在核心靶点。DNA转录相关生物学过程被显著富集,胆固醇代谢、cGMP-PKG、PPAR信号通路分别涉及APOE、NOS3、PPARA。分子对接显示结合活性较好。结论 宁脂胶囊的潜在药理成分selleck GW-572016较多,降脂的关键药物包括郁金、姜黄、蒲黄和决明子。APOE,NOS3和PPARA可能是降脂的关键靶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固醇代谢、cGMP-PKG和PPAR信号通路相关。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ICAM-1、IGF-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胰岛素样生长Belnacasan IC50因子-1(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SBE-β-CD配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ephrin biology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CAM-1、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甲状腺功能改善、氧化应激减轻,也能下调ICAM-1、IGF-1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