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氟醚通过TLR4/JNK信号通路干预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心肌梗死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以及对Toll样受体4(TLR4)/c-Jun N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12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异氟醚组、ad-TLR4组、ad-NC组、异氟醚+ad-TLR4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前降支血管法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体表心电图检测心电图参数;灌流体外心脏法检测心律失常相关指标;四氮唑红染色法(TTC)检测心肌梗死面积;自动生化分析仪联合试剂盒检测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儿茶酚抑素(CS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TLR4、JNK2阳性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Ca~(2+)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β(IL-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Medication for addiction treatment、磷酸化NF-κB(p-NF-κB)、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死亡2只,心肌内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沉积及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心肌梗死面积增加,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QT间期延长、APD电交替、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等均升高,Ca~(2+)水平及TLR4/JNK2/NF-κB/CaMKⅡ通路蛋白表达升高(P<0点击此处.05)。异氟醚处理可缓解大鼠心肌损伤,缩短QT间期、ERP,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抑制Ca~(2+)水平及TLR4/JNK2/NF-κB/CaMKⅡ通路蛋白表达(P<0.05)Alisertib。ad-TLR4可逆转异氟醚上述作用(P<0.05)。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抑制TLR4/JNK通路激活,降低炎症水平及细胞内Ca~(2+)释放水平,降低心律失常诱发率,缓解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

五草肾炎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采取五草肾炎汤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CGN(脾肾气虚型)患者82例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缬沙坦治疗)与观察组(缬沙坦+五草肾炎汤治疗),每组41例。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各项Bioethanol production评分更低,肾功能指标SCr、BUN更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及TNF-α更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确认细节0.05)。结论:CGN(脾肾气虚型)患者在缬沙坦治疗基础上联合五草肾炎汤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可更好地促进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而且对患者的肾功能改善更显著,甚至可促进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值得临床应selleckchem Fer-1用。

钼锌营养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为探究钼、锌营养对烤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Medical officer以烤烟品系LY1306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叶面喷施清水(CK)、0.1%钼酸铵溶液(T1)、0.2%硫酸锌溶液(T2)、0.1%钼酸铵溶液+0.2%硫酸锌溶液(T3)共4个处理,比较钼锌营养对烤烟叶片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质体色素含量、光合性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及经济性状NSC 119875化学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T1、T2、T3处理均不同程度增强烤烟叶片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nselleck MC3itrate reductase, NR)、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和蔗糖转化酶(sucrose invertase, INV)活性,提高烤烟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及质体色素含量,促进烟叶干物质积累,并显著提高烟叶产量、产值、均价及上等烟比例;同时各处理还明显提高烤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钾含量,提高烟叶糖碱比和钾氯比,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各项指标均以T3处理效果最佳。综上所述,钼锌配施最有利于提高烤烟碳氮代谢强度和光合性能,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改善烟叶品质,为钼锌营养在烤烟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高盐饮食导致小鼠卵巢组织线粒体功能异常

目的 分析高盐饮食对卵巢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只雌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盐饮食(NSD)组和高盐饮食(HSD)组,每组10只。NSD组给予正常盐饮食,HSD组给予8%NaCl高盐饮食,持续4周。通过NaCl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卵巢颗粒细胞COV-434建立高盐处理细胞模型。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电子传递链复合物(Complex)Ⅰ点击此处~Ⅴ的表达情况,动力学法检测SOD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化学发光法检测ATP水平。结果 与NSD组相比,HSD组小鼠卵巢Complex Ⅰ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1),Complex Ⅴ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SDH活性显著降低(P <0.01),血清和卵巢中ATP含量也显著下降(P <0.01)。高盐处理后CBioelectricity generationOV-434细胞中Complex Ⅰ和Complex Ⅱ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05),Complex Ⅴ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SDH活性显著降低(P <0.01),ATP含量不足(P <0.01)。结论 高盐可引起小Pidnarulex采购鼠卵巢线粒体的氧化稳态失衡、Complex表达水平变化、三羧酸循受阻以及ATP水平不足等线粒体功能障碍。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与白细胞介素-17的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活性的表达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BMS-907351分子量17(IL-17)水平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8例SLE患者,其中42例为SLE初治患者,另选4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及98例SLE患者治疗后3个月血清中Pin1、IL-17水平,分析98例SLE患者血清Pin1水平变化及与细胞因子IL-17、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42例SLE患者初治时、治疗后3个月时其水平变化及意义。结果:(1) SLE稳定组外周血的Pi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28.913,P <0.05),SLE活动组外周血的Pi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SLE稳定组(H=31.738,P <0.05)。(2) SLE患者Pin1与IL-17、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640,P <0.05;r=0.461,P <0.05),与抗ds-DNA抗体、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无明显相关性。(3) SLE初治组外周血的Pin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H=55.568,P <0.05),SLE初治更多组治疗后3个月的Pin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下降(H=28.136,P <0.05)。(4)血清Pin1水平在有肾脏损害的SLE患者表达增高,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Pin1过表达,IL-17增高且与其呈正相关,经过治疗能显著降低Pin1活性,降低IL-17细胞因子水平,抑制Pin1蛋白表达,可能会延缓SLE的进展,Pin1抑制剂可能成为SLE治疗的新靶点之一。

铁过载对不同类型高脂膳食所致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探究铁过载联合不同类型高脂膳食对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MK-4827溶解度组,每组8只,普通对照组(ND)、高铁对照组(NDFe)给予基础饲料,棕榈油高脂组(PHFD)、棕榈油高脂高铁组(PHFDFe)、大豆油高脂组(SHFD)和大豆油高脂高铁组(SHFDFe)分别给予对应高脂饲料。从第10周开始,NDFe、PHFDFe和SHFDFe组连续8周每周两次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100mg/kg·bw,其余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至第17周。麻醉后取血和肝脏,测定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改变及铁代谢和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结果:与对应高脂组相比,铁过载联合高脂膳食可使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G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肝脏系数、肝脏铁含量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显著升高Multi-functional biomaterials(P<0.05),SHFDFe组肝脏MDA水平显著高于PHFDFe组(P<0.05)。PHFDFe组DMT-1和FPN mRNA表达量显著高寻找更多于PHFD组(P<0.05);SHFDFe组FPN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与NDFe、PHFDFe和SHFD组(P<0.05),ACC1和FASN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SHFD组(P<0.05)。结论:铁过载联合高脂膳食会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和氧化应激,铁过载联合大豆油高脂饲料喂养导致的肝损伤高于联合棕榈油高脂饲料喂养。

SCC-Ag、PD-L1、RRM1表达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化疗效用的评估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鳞细胞癌抗原(SCC-Ag)、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L1)、核苷酸还原酶M1(RRM1)表达对中晚期肺鳞癌患者化疗效用的诊断价值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入我院接受化疗的肺鳞癌患者共122例。selleck GSK1349572观察患者化疗后临床疗效,并根据患者病情建立PR组、SD组、PD组,对比各组患者化疗前后SCC-Ag、PD-L1、RRM1水平变化情况,采用ROC曲线分析SCC-AgAZD6738试剂、PD-L1、RRM1单一指标及联合检测模式对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对比各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SCC-Ag、PD-L1、RRM1与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化疗结束后均接受临床评估且未见完全缓解患者,PR患者共37例(占比30.32%)纳入PR组,SD患者51例(占比41.80%)纳Pulmonary bioreaction入SD组,PD患者共34例(占比27.87%)纳入PD组;化疗后PR组、SD组各指标水平较化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D组各指标水平较化疗前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5),化疗后各组间各指标对比均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显示单一指标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较低,3者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912);化疗结束后,各组KPS评分随着化疗疗效的升高而升高(P<0.05);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SCC-Ag、PD-L1、RRM1与患者KPS评分结果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中晚期肺鳞癌患者SCC-Ag、PD-L1、RRM1表达与患者化疗后疗效具有相关性,上述3项指标会影响到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后续临床可通过SCC-Ag、PD-L1、RRM1 3项指标检测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针对性地调整并完善诊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miR-548d-5p通过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研究

目的:探讨TLR2负性上游调节因子miR-548d-5p对人牙周FG-4592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 h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构建TLR2过表达载体TLR2 OE。TLR2 OE和miR-548d-5p模拟物miR-548d-5p mimic分别转染hPDLSCs, RT-qPCR评估转染效率。CCK-8法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PDLSgenetic diseaseCs增殖能力。茜素红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OCN蛋白表达水平,评价其成骨分化能力。蛋白免疫印迹测定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分子Myd88和NF-κB表达水平。结果:转染TLR2 OE可显著降低hPDLSCs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目(P<0.05),显著降低hPDLSCs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和OCN蛋白表达水平(P<0.05),同时显著增加hPDLSCs Myd88和NF-κB分子表达水平(P<0.05)。转染miR-548d-5p mimic,可显著增加hPDLSCs细胞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目(P<0.05),显著增加hPDLSCs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和OCN蛋白表达水平(P<0Q-VD-Oph细胞培养.05),同时显著降低hPDLSCs Myd88和NF-κB分子表达水平(P<0.05)。与空白组相比,TLR2 OE和miR-548d-5p mimic共转染后,hPDLSCs存活率和克隆形成数目无显著性差异,hPDLSCs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和OCN蛋白表达水平,及Myd88和NF-κB分子表达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LR2抑制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miR-548d-5p则增强hPDL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miR-548d-5p可拮抗TLR2过表达对hPDLSCs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miR-548d-5p通过TLR2/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节牙周膜干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代谢物变化与脑结构损害的临床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进行性认知功能下降为主要特征,为痴呆症中最常见的类型。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AD逐渐成为老年人死亡和残疾的第三主要原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关于AD的机制研究较多,脑结构损害是目前最为公认的。研究证实,海马和内侧颞叶等认知相关脑区的灰质体积(Gray matter volume,GMV)减少,与AD认知损害显著相关。然而AD起病隐匿,临床上早期AD患者的脑结构和认知损害往往难以被识别,可能会Hepatocyte growth导致延误疾病的早期诊断。目前β-淀粉样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Phosphorylated-tau,p-tau)被认为是AD的病理标志物,它可以在AD早期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发生变化。尽管其在早期诊断中的潜力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目前诊断标准和检测方法存在差异,因此仍需进一步其他方便、经济且无创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以协助A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代谢组学是一种通过对生物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关键工具,用于研究疾病异常代谢。识别特征性代谢物可以为寻找新的临床应用的诊断标志物或治疗靶点提供重要方法,同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代谢物与疾病生理病理变化以及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索AD患者血浆中的代谢物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脑结构损害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1)研究一:比较AD患者与认知正常(Cognitively unimpaired,CU)受试者的血浆代谢物差异,探索AD血浆代谢变化特征及相关代谢途径,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2)研究二:在AD患者中,探索血浆差异代谢物与全脑GMV关系,以深入了解血浆代谢物紊乱与AD发生发展之间可能的关联;(3)研究三:进一步探索AD患者海马亚区体积的变化,以及这些海马亚区与记忆功能之间的关联,探讨AD患者记忆相关海马亚区体积与血浆差异代谢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研究一: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AD患者和CU受试者的空腹血浆样本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通过生物统计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找出AD患者和CU受试者之间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进一步对AD和CU组的差异代谢物进行两两间的相关性分析,利用数据库对这些差异代谢物的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注释,寻找差异代谢富集通路,对有诊断价值的血浆差异代谢物,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LY2157299临床试验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并分析其与血浆p-tau以及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其可靠性。(2)研究二:比较AD组和CU组之间的脑GMV的差异,进一步在AD患者中将血浆差异代谢物与差异脑区GMV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线性回归模型,添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携带状态和颅内总体积(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TIV)作为控制变量之后进一步评估关联程度。最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逐步得到不同标志物联合的预测概率回归模型,并再次使用ROC曲线计算不同的回归模型的AUC。(3)研究三:在以上研究基础上,计算海马亚区体积,通过一般线性模型比较CU组和AD组之间海马亚区体积的组间差异,将疾病分组作为自变量,海马亚区体积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APOE携带状态和TIV作为协变量,P值进行FDR校正。最后添加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APOE携带状态和TIV作为协变量,使用偏相关分析探索海马亚区体积与记忆评分之间的关联,以及血浆差异代谢物与记忆相关海马亚MRTX849化学结构区体积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1)研究一:本项研究共纳入42例AD患者和59例CU受试者。在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鉴定筛选出49种两组间血浆差异代谢物。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在两组之间被发现富集。本研究中L-苯丙氨酸、吲哚、L-色氨酸在此途径中富集,这三种血浆代谢物的AUC均在0.73-0.75,且均与血浆p-tau显著相关,其中L-苯丙氨酸和L-色氨酸与部分认知功能显著相关。(2)研究二:AD患者在右侧海马、右侧颞中回、左侧梭状回、左侧颞下回、左侧尾状核、左侧颞中回表现出明显的脑GMV萎缩。在添加了控制变量之后,与右侧海马区GMV显著相关的差异代谢物有:L-谷氨酸、前列腺素E1、D-脯氨酸、L-半胱氨酸、十一烯酸、5-羟基奥美拉唑、奥美拉唑磺酰化物等。ROC分析结果发现同时联合APOE基因携带状态、血浆p-tau水平、L-苯丙氨酸、L-色氨酸、吲哚、右侧海马GMV、右侧颞中回GMV和左侧梭状回GMV的AUC为0.912,对于AD疾病诊断的预测准确性最高。(3)研究三:AD患者海马亚区体积显著低于CU组。其中与记忆评分显著相关的右侧海马亚区为:下托、CA1区、CA2/3区、CA4区、齿状回颗粒细胞和分子层、海马-分子层、海马尾部以及海马杏仁核过渡区。与海马CA2/3区和齿状回颗粒细胞和分子层相关的血浆差异代谢物较多。研究结论AD患者存在氨基酸脂质代谢、铁死亡、炎症氧化应激异常等病理生理过程,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可能参与了AD的发生发展,血浆L-苯丙氨酸、L-色氨酸和吲哚可能是诊断AD的潜在生物标志物。AD患者的多种血浆代谢物与不同脑区GMV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有部分血浆代谢物还与记忆相关海马亚区体积显著相关,这可能为AD的诊治提供了新的视角。

离子液体不同阴、阳离子对抑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近年来,离子液体因其低挥发、低易燃、低毒性和对许多有机/无机材料具有独特的溶解度而受到广泛关注,这些特性使得离子液体被应用在催化剂、萃取、电化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本文中,研究了不同阴离子对离子液体抑菌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阳离子对离子液体催化性能的影响。相关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咪唑基离子液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双氟甲基磺酰亚胺锂、月桂酸、壬酸、己酸、丙酸和苯甲酸合成了六种不同酸根阴离子的咪唑基离子液体,进行抑菌性能实验。研究Staurosporine生产商发现,具有相同阳离子结构的离子液体,其阴离子会对抗菌活性产生影响。其中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抗菌活性最高。使用Auto获悉更多dock tools(1.5.7)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显示,离子液体不同阴离子对其与细菌结合能大小产生影响,其中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根阴离子对接结合能最高(-7.834 kcal/mol)。此外,研究还发现六种离子液体的结合能均已达到标准药物结合能水平。使用在线数据库Admet SAR(http://lmmd.ecust.edu.cn/)对离子液体抗菌剂的药物性质和生物毒性进行评价,六种离子液体均无较强毒性。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抑菌实验前后细菌表面的形态变化。研究发现,离子液体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壁,致使细菌细胞膜/壁功能丧失,脱水死亡,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2)研究疏水性离子液体催化丙烯酸和Genetic resistance硫化氢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β-巯基丙酸的催化性能。以N-丁基咪唑、4-二甲氨基吡啶、2,6,10-三甲基-2,6,10-三氮杂十一烷、三(N,N-二甲氨基丙基)胺和二乙氨基丙基胺为阳离子合成了五种不同阳离子的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在低硫化氢分压下,离子液体:丙烯酸=1:10,丙烯酸:硫化氢=1:5,反应以四氢呋喃作为溶剂,90 ~oC反应7 h。实验结果表明,五种离子液体均有不错的催化活性,2,6,10-三甲基-2,6,10-三氮杂十一烷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离子液体催化活性最高,选择性93%,转化率86.7%。离子液体中阳离子起主要催化作用,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阴离子起到疏水作用,方便反应后进行分离。为了获得更好的疏水性质,合成一种中空纳米球聚合物(HPN),并对表面进行改性,使其具有催化活性。这使得反应后的分离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