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冠心病的护理与康复》一书由北京人民健康出版社出版、包家明主编。全书分为基础篇、临床篇、护理篇、康复与预防篇四篇。该书具有以下优点:(1)思维连贯,内容完整。PLX4032分子量在基础篇介绍了心脏基础解剖知识以及冠心病的危害、检查、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在临床篇介绍了冠心病的特点、分类分级、临床症状;在护理篇中分为社区护理、家庭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日常生活护理等,将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详细罗列,面面俱到;在康复与预防篇中,介绍了运动原则、康复原则、心理自我暗示疗法、平衡策略以及冠心病的冬夏季预防和随身必备。(2)简洁明了,科学可靠embryonic stem cell conditioned medium。该书以提问题的形式解答了冠心病的大多数问题,语言通俗易懂,便于理解。且该书的编者都是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和护师,他们能将医学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护理知识与生活习惯结合,康复知识与疾病结合,深入浅出,同时注重疾病的特点,结合冠心病患者的特点,使读者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能促使我国高龄人群提高生存质量、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它不仅是临床工作中的参考丛书,也是冠心病患者自纠自查、自我学习的CP-456773作用制胜法宝。
首发乳腺癌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出院准备度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首发乳腺癌Biomolecules患者在接受化学治疗(Y-27632纯度简称“化疗”)期间恐惧、出院准备度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96例首发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应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估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FoP)程度和出院准备度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发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FoP和出院准备度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6例首发乳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的FoP-Q-SF评分均分为(26.82±4.43)分,其中88例(91.67%)患者表示已准备好出院,RHDS评分均分为(172.49±28.03)分。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付费方式和化疗次数的首发乳腺癌患者FoP-Q-SF和RHD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付费方式和化疗次数均是首发乳腺癌患者FoP和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首发乳腺癌患者的FoP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肿瘤分期、付费方式和化疗次数均是患者FoP和出院准备度购买Puromycin的影响因素。
伪狂犬病病毒gE/gI/TK基因缺失对感染PK-15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
为了研究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变异株3个主要毒力基因gE/gI/TK缺失对感染宿主Oncologic pulmonary death细胞后蛋白表达的影响,探究PRV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将PRV SD-2017ΔgE/gI/TK株接种PK-15细胞,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展了PRV感染细胞后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并通过Western blot进行了数据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亲本毒株PRV SD-2017感染组比较,SD-2017ΔgE/gI/TK感染组共鉴定到19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7个蛋白上调,12个蛋白下调;与传统疫苗株BartCrizotinib核磁ha-K/61比较,SD-2017ΔgE/gI/TK感染组共鉴定到176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157个蛋白上调,19个蛋白下调。这些差异蛋白主要与紧密连接、RNA降解途径、核糖体生物发Nirmatrelvir供应商生、B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ATP2A1、KDM8、Eri1、XRCC6、DNM2和PYCR2等差异蛋白参与细胞凋亡、免疫反应和自噬相关功能。通过Western blot验证了MYLPF、ERI1、XRCC6和GAMT的表达情况与TMT比率一致,证明了该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PRV变异株的致病和免疫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IL-3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在原发性肝癌(P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2018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93份PLC患者肿瘤组织标本和74份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34表达水平,分析PL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L-34表达水平与人口学、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 IL-34selleck产品主要表达在PLC组织中的肝脏实质细胞,而胆管细胞中基本不表达。IL-34在P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69.89%,65/9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7.84%,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60,P<0.001)。PLC患者肿瘤组织中IL-34表达水iatrogenic immunosuppression平与患者年龄(χ~2=9.030,P=0.011)和肿瘤分化程度(χ~2=11.selleck720,P=0.020)有关,与性别、肿瘤大小和TNM分期均无关(P均>0.05)。PLC患者癌旁组织中IL-34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均无关(P均>0.05)。结论 PLC患者肿瘤组织中IL-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LC患者肿瘤组织中IL-34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IL-34表达水平可能随PLC患者年龄增大、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上升。
一起季节性H3N2流感引起的学校聚集疫情全基因特征分析
MAPK抑制剂分析一liquid biopsies起学校季节性H3N2流感聚集疫情的流行特点和全基因组特征,为学校流感防控提供研究数据。对一起学校流感聚集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17份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培养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进化变异特征。4份咽拭子标本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培养流感病毒毒株2株。2株毒株序列同源。同疫苗株A/Kansas/14/2017相比,8个基因节段的一致性范围是96.71%~98.88%。在进化树上,2条序列与疫苗株不在同一进化分支,亲缘性较远。HA蛋白信号肽发生2个氨基酸变异,抗原表位和受体结合位点分别发生5处和2处氨基酸变异。2条序列均发生金刚烷胺耐药位点变异,均未发生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变异。2条序列的PA均发生K158R变异,PB2均发生K340R变异。该起学校聚集疫情由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引起,病毒抗原已经发生漂移,应加强学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Bortezomib.html校流感疫情监测和防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性和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不可切除或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linicalTrai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Glucagon Receptor抑制剂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系统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数据库及中国临床实验注册中心,纳入评价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方案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回顾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0日,文献资料经过筛选、提取及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及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1 707例肝细胞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危险比值(HR)=0.46,95%置信区间(95%CI)=0.35~0.60,P<0.01]、总生存期(HR=0.52,95%CI=0.41~0.64,P<0.05)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客观缓解率[相对危险度(RR)=1.72,95%CI=1.28~2.30,P<0.01]、疾病控制率(RR=1.36,95%CI=1.14~1.63,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RR=0.99,95%CIMedical disorder=0.95~1.03,P=0.59),其中高血压(RR=1.58,95%CI=1.14~2.18,P<0.01)和甲状腺功能减退(RR=6.79,95%CI=2.31~20.01,P<0.01)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在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食欲减退、确认细节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升高)等方面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新生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可接受。
荞麦叶片生化物质含量和防御酶活性与其对西伯利亚龟象抗性的关系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龟象Rhinoncus sibiricus的为害与荞麦不同品种叶片生化物质含量及防御酶活性的关系,为选育荞麦抗虫品种和该虫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西伯利亚龟象在荞麦田中的为害情况进行调查;在室内条件下,观察西伯利亚龟象systemic biodistribution对4种(蒙0208、蒙0207、晋苦6和晋苦2)不同抗虫品种的荞麦的取食选择性,同时测定不同品种荞麦叶片主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防御酶及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结果】西伯利亚龟象在获悉更多蒙0208和晋苦2上的蛀茎率较高,分别为59.22%和65.23%,而在蒙0207和晋苦6上的蛀茎INCB018424 IC50率较低,为47.21%和49.61%。西伯利亚龟象对荞麦不同品种的取食选择顺序为:晋苦2>蒙0208>晋苦6>蒙0207。荞麦抗虫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感虫品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西伯利亚龟象对不同荞麦品种的为害选择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R=0.840)、可溶性糖(R=0.883)、脯氨酸(R=0.750)、类黄酮(R=0.809)和总酚(R=0.729)含量显著正相关。荞麦抗虫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氢酶、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均显著高于感虫品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西伯利亚龟象对不同荞麦品种的为害选择与荞麦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R=﹣0.837)、过氧化氢酶(R=﹣0.548)、胰蛋白酶抑制剂(R=﹣0.579)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R=﹣0.797)的活性显著负相关。【结论】在供试的4个荞麦品种中,蒙0207和晋苦6具有较高的抗虫性,而西伯利亚龟象更偏好取食蒙0208和晋苦2。西伯利亚龟象对不同荞麦品种表现出的抗性与荞麦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防御酶以及蛋白酶抑制剂活性等密切相关。
ⅠB~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作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的治疗一直是广大医师和患者共同面临的难题。依据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的发生率占比80%~85%。临床上,NSCLC的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药物治疗等。对于ⅠB~ⅢA期的NSCLC患者,除首选行手术治疗外,术后还需应用辅助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研究显示,在NSCLC的辅助治疗中靶向药物高效且安全,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药物,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目前,共有3代EGFR-TKIs药物获批进入临床。其中,第一代EGFR-TKIs在辅助治疗的研究与应用中占据优势,如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可延长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埃克替尼因其可显著延长患者DFS已在中国大陆被批准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相较安慰剂,第三代EGFRTKIs药物奥希替尼在ADAURA研究中展现出较为明显的DFS优势;同时,术后使用奥希替尼治疗,患selleck NMR者较少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术后使用化疗联合奥希替尼治疗则能有更多DFS获益,因此该2种疗法成为ⅠB~ⅢA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标准方案。而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作MLN8237临床试验为第三代EGFR-TKIs新药,应用于术后辅助Continuous antibiotic prophylaxis (CAP)治疗的临床试验也正在开展中。基于此,该文对EGFR的结构、EGFR基因突变类型和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性总结,对临床使用EGFR-TKIs的治疗策略进行介绍,并对EGFR-TKIs在临床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基于3个自噬相关微小核糖核酸表达信息学分析构建肺腺癌预后风险评分模型
目的 使用美国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构建肺腺癌患者预后的自噬相关微小核糖核酸(miRNA)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结合TCGA数据库和人类自噬基因数据库(HADb)下载肺腺癌、正常肺组织的基因和miRNA表达谱的数据及临床相关资料,将总体人数随机均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计算训练集中肺腺癌自噬基因的差异表达,筛选出和自噬基因相关的miRNA,采用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和LASSO回归的方法筛选和建立自噬相关miRNA预后模型,并在测试集中验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筛选出自噬相关mi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从TCGA数据库中得到535例肺腺癌组织和59例正常肺组织的自噬基因表达谱,使用R软件中的edgeR包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得到差异表达的自噬基因30个,与这30个自噬基因selleckchem KD025相关的miRNA有12个。单因素Cox分析及LASSO回归分析得到基于3个miRNAlung viral infection的预后风险模型:风险评分=0.048×hsa-mir-31+0.201×hsa-mir-1293E7080溶解度+0.174×hsa-mir-548f-1。训练集中模型预测3年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796,5年总生存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提示模型准确率较高。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该预后模型可以作为独立的一个预后因子预测肺腺癌的风险(HR=2.100,95%CI=1.541~2.861,P<0.05),上述结论在测试集中得到验证。实时定量PCR提示,hsa-mir-31,hsa-mir-1293,hsa-mir-548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较正常肺组织高(P<0.05),与生物信息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处理,成功建立了基于3个自噬相关miRNA的肺腺癌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有望对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帮助,并提高肺腺癌患者个体化预测结果的准确度。
影响外源性眼内炎患者眼内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相关因素与药敏分析
目的 探究外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眼内液中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因素、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为外源性眼内炎提供有效的诊疗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hepatitis-B virus2011年5月至此网站2021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确诊、治疗且随访4~6个月的外LBH589体内源性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眼内液标本,共收集69眼的105例标本。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发病季节、病因、入院视力、标本来源、手术次数、眼内异物状态、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全身抗生素使用史、基础疾病等,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细菌培养阳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获取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培养阳性者眼内液标本种类、眼内异物状态、内眼手术后眼内炎、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全身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比例均高于培养阴性者(均为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玻璃体内标本(P<0.001)、眼内异物状态(P=0.020)、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P=0.007)是眼内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36株外源性眼内炎致病菌中,革兰阳性菌占75.0%(27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66.7%(18株)。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达福普汀、替加环素、利奈唑胺耐药的革兰阳性细菌。结论 玻璃体内标本、眼内异物状态、玻璃体内抗生素注射史为眼内液细菌培养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外源性眼内炎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临床上抗生素使用时应考虑多发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