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荧光PCR法和免疫荧光法诊断常见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一致性研究

目的 观察多重荧光PCR法和免疫荧光法在辅助诊断急性呼点击此处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中的一致性。方法 对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山东阳光融和医院6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分别采用多重荧光PCR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6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甲型流medical comorbidities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GSK126体外I型及副流感病毒Ⅲ型),以评估两种方法在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一致性、灵敏性、特异性。结果 620例ARI标本中,多重荧光PCR法检测阳性率高于免疫荧光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28,P<0.005)。两种方法显示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是腺病毒、副流感病毒Ⅲ型。结论 多重荧光PCR法检测6种呼吸道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免疫荧光法,且与临床表现更相符,提示其对于呼吸道病毒检测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贲门癌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贲门癌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0月收治病初误诊的10例贲门癌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早期出现中上腹胀疼痛5例,胃烧灼感6例,食欲缺乏5例,间歇性吞咽不适不畅4例,胸骨后隐痛4例,恶心呕吐4例,咽喉干燥、有异物感4例,黑便2例,贫血2例,胸骨区疼痛不适1例,心悸及心前区不适1例;后期均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胸骨后阻挡感、呕吐、贫血消瘦明显。9例就诊初期未行X线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病理检查,selleck合成初步考虑为慢性胃炎4例、慢性食管炎4例、消化性胃溃疡1例;1例因消化系统外症状明显加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Holter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初步考虑为冠心病。10例按误诊疾病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无好转甚或加重,加行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或)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贲门癌。误诊时间为2~7个月。1例误诊为冠心病者因病变范围广且发生转移而未行手术治疗,予放射治疗;余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治疗,术后Urinary microbiome予表柔比星+顺铂+5-氟尿嘧啶标准化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均存活。结论 贲门癌以中老年人多见,初期症状体征无特异性,易与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混淆;加强寻找更多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全面分析病情,仔细询问病史,重视并及时行X线上消化道造影、胃镜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正确诊断。

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继续联合炙甘草汤加减治疗,两组medical terminologies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和心率震荡指标变化,评价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两组心率和心率震Belumosudil研究购买荡指标水平比Mirdametinib临床试验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震荡初始值(TO)、震荡斜率(TS)和震荡时域分析指标(SDN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炙甘草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CHD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纠正心律失常症状,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

目的 探讨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联合化疗对乳腺癌MCF-7细胞化疗增敏效果的作用。方法 选取乳腺癌细胞MCF-7(ER+, PR+)进行培养后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脂肪酸组、维生素D3组和联合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药物,脂肪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100μmol/L脂肪酸培养48h,维生素D3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10μmol/L的维生素D3培养48h,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100μmol/L脂肪酸和10μmol/L维生素D3培养48h,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增殖和凋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在生长方面,在显微镜下对细胞观察,与VD3或Omega-3脂肪酸单独作用相比,二者联合后,乳腺癌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血球计数板结果显示,VD3+DHA组显著低于DHA组,显著低于VD3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细胞增殖方面,MCF-7细胞在VD3、DHA单独作用时,吸光值与对照组相差不大,而当VD3与DHA联用时,吸光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与VD3组和DHA组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细胞凋亡方面,乳腺癌细胞经过VD3和Omega-3脂肪酸联合处理后,Q2和Q3的离散点数目与VD3FcRn-mediated recycling和Omega-GNE-140分子量3脂肪酸单独处理后明显增多,联合处理后的乳腺癌细胞能够获得更高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细胞化疗的基础上给予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联合维生素D治疗,能够明显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促进细胞的凋亡,从而增强RAD001细胞培养化疗效果。

食药同源植物多糖调控肠道稳态的研究进展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确认细节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IACS-10759采购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medical insurance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当确认细节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selleck产品的活性成分、潜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和Uniprot数据库检索并筛选得到“当归-鸡血藤”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标。通过Drugbank、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收集肾性贫血相关靶标,对肾性贫血药物靶标和相关基因取交集,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模型。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可视化,并用Autodock_vina和Pymol软件对蛋白和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当归-鸡血藤”药对中24个活性成分,相关潜在靶点140个,肾性贫血相关靶点992个,交集靶点44个;其主要作用于MAPK1、TP53、TNF、Medicare savings programCASP3等多个靶标,涉及包括HIF-1、PI3K/Akt、TNF在内的99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肾性贫血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与TP53、STAT3等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对“当归-鸡血藤”药对治疗肾性贫血可能的靶标和信号通路进行探讨,为其改善肾性贫血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价值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淮安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收缩压(SPB)、舒张压(DBP)]、心率(HR)、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pre-formed fibrils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静息心电图ST段下移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B、DBP、HR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比容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G、TC、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HDL-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且观NSC 119875核磁察组TG、TC、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HDL-C水Hydrotropic Agents抑制剂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通过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血脂等,值得临床应用。

中成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网状Meta分析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用于辅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口服中成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对数据进行传统Meta分析以及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5项研究,包括复方海蛇胶囊、天智颗粒、银杏叶、六味地黄丸等8种中成药。确认细节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认知评估:在改善简易智力状态评分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红景天胶囊联合处方药>六味地黄丸联合处方药;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丹参片联合处方药。(2)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复方苁蓉益智胶囊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天智颗粒联合处方药。(3)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最优的前3种干预措施为银杏叶联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天智颗粒联合处方药。(4)在不良反应方面,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的前3种方案为天智颗粒联selleckchem CP-456773合处方药>复方海蛇胶囊联合处方药>银multi-strain probiotic杏叶联合处方药。结论 中成药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用处方药,且安全性较好,未观察到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但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故结论仍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增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疗效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胶质母细胞瘤约占所有恶性脑肿瘤的46%,预后差,只有5%的患者存活时间能达到5年以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如PD-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通路的阻断,在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中产生了有希望的结果,但是这些治疗方式没有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血脑屏障是由脑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紧密连接、毛细血管基底膜,以及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足突组成,是具有保护功能的膜屏障,能够将中枢神经系统与血液成分分开,阻止大部分物质由血液系统进入脑实质内。尽管胶质母细胞瘤中免疫细胞浸润的存在表明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可能会受到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发展的影响,但研究发现,血脑屏障仍然是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主要生理障碍。因此,通过血脑屏障递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策略对于成功的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至关重要。小干扰RNA(siRNA)技术是一种有效的靶向基因沉默手段,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中。游离的siRNAs由于其较差的药代动力学、较低的肿瘤靶向性和细胞摄取不足而不适合用于治疗,因此siRNAs通常与肿瘤免疫治疗的载体复合,形成治疗复合物。阳离子脂质体纳米颗粒作为siRNA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结构柔性。可电离的阳离子脂质体通常有一个胺头基团,它对siRNA的有效包封和细胞内传递至关重要。尽管血脑屏障被认为是无靶向配体的纳米药物载体治疗颅内肿瘤的一个巨大限制,但是已经开发了几种被动靶向纳米载体,用于在原位脑胶质瘤模型中透过血脑屏障。最近的研究表明,表面正电荷提高了聚合物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然而,利用阳离子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直接将siRNA递送到大脑并有效穿透血脑屏障,从而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效果的研究较少。金纳米颗粒是纳米尺度的金属材料,在众多纳米材料中,金纳米颗粒具有低毒性、易于控制粒径和形状、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等优点,因此,在肿瘤传感器、药物释放剂和增强剂在等离子体光热疗法中的应用已有广泛研究。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延长体内循环时间和肿瘤富集,这是实现纳米颗粒有效递送的关键特征。在论文的前一部分,我们设计了一个具有不同胺头基团的可电离阳离子脂质体库,用于脑靶向siRNA递送。我们发现脂质体的胺头基团的结构是决定其对siRNA递送效率、血脑屏障穿透效果和脑肿瘤靶向能力的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利用体外和体内筛选方法,我们获得了一种性能突出的脂质体BAMPA-O16B,其p Ka值在6.5左右,是一种有效的载体,可在体外将siRNAs导入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并在小鼠原位胶质母细胞瘤模型中递送入颅内肿瘤组织。我们进一步证明了BAMPA-O16B递送siRNA同时沉默颅内胶质母细胞瘤中CD47和PD-L1表达的潜力,这两种免疫抑制分子参与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我们发现同时沉默CD47和PD-L1表达在激活抗肿瘤免疫方面比单独靶向任何一个分子对于肿瘤的治疗更有效,突出了使用脑靶向脂质体autoimmune featuressiRNA递送用于胶质母细胞瘤和其他脑肿瘤的免疫治疗的巨大潜力。在论文的后一部分,我们应用聚乙二醇化的金纳米杈(NTP@PEG),与尺寸相当的金纳米球和金纳米棒相比,NTP@PEG对原位胶质母细胞瘤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蛋白吸附抵抗性,减少了其在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在肝脏和脾脏中的蓄积量低,对血脑屏障的穿透能力高。另一方面,NTP@PEG纳米颗粒显示出较长的血液循环半衰期,使胶质母细胞瘤内积聚量增加,并能够深度渗透到肿瘤内。基于NTPs具有近红外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因此应用NTP@PEG经系统给药,对荷瘤小鼠原位胶质瘤进行光热疗法,发现其对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NTPs为药物的递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为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研究方法:1.构建包含不同胺头基团的脂质体材料库,合成多种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验证其包载siRNA后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对比具有不同靶基因沉默效率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明确其差异产生的机制。2.选出对靶基因沉默效率和血脑屏障透过效率最高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BAMPA-O16B/siRNA,利用实验方法检测其在体外和体内被肿瘤细胞摄取,以及其对CD47和PDL1分子表达的沉默效率。3.检测经系统给药后,BAMPA-O16B/siCD47/siPDL1对GL261肿瘤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小鼠生存期,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AMPA-O16B/siCD47/siPDL1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机制。4.比较不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对血清蛋白的吸附能力,检测其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以及在肿瘤组织内的分布。5.对颅内荷瘤小鼠经系统给药后,检测NTP@PEG介导的光热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1.包含不同胺头基团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在包载了si GFP后,对GL261-GFP表达GFP的水平的沉默效率不同。选出沉默效率具有显著差异的4种胺头基团的脂质体纳米颗粒,对其细胞吞噬、溶酶体逃逸、p Ka值,以及透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的能力进行检测,发现阳离子脂质材料的p Ka值在6-7之间的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较强的溶酶体逃逸能力和血脑屏障穿透性。2.利用BAMPA-O16B阳离子脂质药物递送系统包载荧光标记的siRNA,体外与GL261细胞共孵育,可见肿瘤细胞对BAMPA-O16B/siRNA有较强的吞噬作用。利用BAMPA-O16B脂质包载CD47 siRNA和PD-L1 siRNA,体外与GL261细胞共孵育,发现BAMPA-O16B/siCD47/siPDL1能够在体外有效降低肿瘤细胞CD47和PD-L1的表达,且其沉默效率与商业化的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相近。3.利用BAMPA-O16B脂质包载荧光标记的siRNA,Alisertib对颅内胶质母细胞瘤的荷瘤小鼠经系统给药,可见BAMPA-O16B/Cy5-si NC显著富集在肿瘤组织的胞浆内,而在正常的脑组织内富集很少。BAMPA-O16B/siCD47/siPDL1在体内可以使肿瘤组织内的CD47和PD-L1的表达水平下降,具有较高的瘤内递送效率。4.BAMPA-O16B/siCD47/siPDL1经系统给药后,能够显著抑制颅内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同时降低Ki-67+细胞的比例,该免疫反应是由CD8+T细胞浸润增加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M2亚型的比例降低所致。5.将不同形貌的三种金纳米颗粒NTP@PEG、NS@PEG和NR@PEG与血清蛋白共孵育后,发现NTP@PEG具有www.selleck.cn/products/nvp-tnks656较强的抗蛋白吸附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能够在颅内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内有较强的富集能力,而在肝脏、脾脏等脏器内的富集较少。6.利用NTP@PEG对颅内荷瘤小鼠进行光热治疗,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生存,其机制是由于光热效应引起肿瘤细胞的凋亡所致。研究结论:1.包含不同胺头基团的脂质体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对靶基因的沉默效率不同,并且透过体外或体内血脑屏障的效率也不同,其差异可能是由表面性质决定的。2.阳离子脂质材料的p Ka值约为6.5左右,具有高效靶基因沉默功能,低于5.5的阳离子脂质材料对靶基因的沉默能力很差。3.荧光标记的BAMPA-O16B/siRNA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能够有效被肿瘤细胞摄取,同时高效沉默CD47和PD-L1分子的表达。4.BAMPA-O16B/siCD47/siPDL1能显著抑制小鼠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的生长,并能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肿瘤组织中CD3+T细胞、活化的CD8+T细胞的浸润,同时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总数和M2型亚群比例实现的。5.NTPs具有独特的枝杈状结构,与尺寸相似的金纳米球和金纳米棒相比,NTP@PEG有较强的血清蛋白吸附抵抗能力,同时能透过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并且在颅内肿瘤部位能够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实现在肿瘤部位的富集。6.NTP@PEG由于其在808 nm具有较好的光热转换效率,故应用近红外激光照射颅内荷瘤小鼠后,能够使瘤内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减慢小鼠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

术中保留胸内侧神经在早期乳腺癌Patey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胸肌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中保留胸内侧神经在早期乳腺癌Patey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及对胸肌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104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保留组和常规组各5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Patey改良根治术,保留组采用术中保留胸内侧神经的Patey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手Y-27632作用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Elexacaftor分子量(TNF-α)]水平、胸肌功能、胸肌萎缩发生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WHOQOL-100)量表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2组术后1年预后情况。结果 保留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P<0.01)。保留组术后3 d、5 d血清IL-6、CRP、TNF-α水平低于常规组(P<0.01)。保留组术后3个月胸肌功能优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胸肌萎缩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Pmedium vessel occlusion<0.01)。保留组术后6个月WHOQOL-100量表生理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保留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2组术后1年死亡、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保留胸内侧神经应用于早期乳腺癌Patey改良根治术中虽延长手术时间,但能减轻手术创伤,保障术后胸肌功能,降低胸肌萎缩及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