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对大麦黄矮病毒侵染的生理响应及分子基础

燕麦(Avena sativa)作为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在畜牧养殖、杂粮开发及一年生人工草地建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燕麦红叶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常造成叶片变红、植株不同程度矮化等症状,严重影响燕麦产量及质量。近年来随种植面积扩大及区域间频繁调种导致严重程度日益增加,了解燕麦对BYDV侵染响应的具体机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择抗病的MN10253及感病品种青引1号为试验材料,对其病毒侵染不同时间点取样的叶片进行内源激素含量、保护酶及解毒酶活性测定、转录组测序及代谢组分析,最后通过多组学结合生理指标进行了抗病机制初步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抗/感材料在病毒侵染后7个时间点的叶片5种内源激素含量测定发现:生长素(IAA)、赤霉素(GAs)、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及水杨酸(SA)含量在多数时间点均表现为MN10253高于青引1号,表明病毒侵染下,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对侵染响应程度更高;三种促生长类激素(IAA、GAs、CTK)与ABA的比值均随胁迫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表明燕麦植株通过降低促生长类激素含量,提高抑制生长类激素来抵御胁迫。相关性分析发现两材料不同生长类激素与生长抑制激素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两材料对病毒侵染后的激素响应存在差异。(2)病毒侵染后7个时间点叶片3种保护酶及4种解毒酶活性测定发现:3种保护酶在多数时间点均表现为抗病材料的活性高于感病品种。酸性磷酸酶(ACP)及碱性磷酸酶(AKP)在两材料间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但AKP活性较低,表明病毒侵染下ACP在解毒及磷高效转运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病毒侵染后持续上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则先降后升,且抗病材料活性均高于感病品种,表明这两种抗病相关酶在病毒侵染不同时间点发生响应。(3)对病毒侵染后5个时间点燕麦叶片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及时序表达分析,主成分(PCA)结果表明抗病材料2 h与其他时间点发生明显分离,是抗性产生的重要时间点。30个文库共获得10,28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DEGs峰值出现在2 h及48 h。5个比较组共有上调基因60个,共有下调基因127个。KEGG富集分析发现鞘脂类代谢通路在所有时间点均显著富集。共预测到分布在20个转录因子(TF)家族的3,828个具有差异表达的TF。其中占比Captisol抑制剂较高的TF家族有RLK-Pelle-DLSV、MYB-related、b ZIP、b HLH及NAC等。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分析在抗/感材料中分别鉴定到14个及18个基因模块,与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到6个抗病关键模块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鞘脂类代谢通路均相关,在关键模块与抗病相关通路中共筛选到抗病关键基因14个;利用蛋白互作(PPI)分析鉴定核心基因8个,这些基因可能与抗病响应直接相关。(4)对病毒侵染后两材料3个时间点的叶片样品进行代谢组分析,PCA结果发现,PC1可将两材料明显区分开,表明其对病毒存在差异响应。抗病材料48h与其他时间点出现明显分离,表明代谢物出现明显变化。3个比MS-275抑制剂较组共注释到678个代谢物。3个比较组分别筛选得到318、343及327个差异代谢物(DAMs),其中共同DAMs分别有194、176及209个,48 h抗病材料中代谢物大量上调,可能在抗病过程中出现重要响应。3个比较组各富集到53、61及63个DAMs,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黄酮和黄酮醇的生物合成通路Biochemistry and Proteomic Services、ABC转运、玉米素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通路是响应病毒侵染的重要通路。(5)对病毒侵染后3个时间点两材料叶片样品进行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分析,3个比较组分别发现40、55及51条共富集通路。抗/感材料的DEGs及DAMs主要富集在黄酮相关通路、苯丙氨酸相关通路、光合相关通路、生物碱相关通路及萜烯类物质相关通路。对5类抗病相关代谢通路进行重要生物学变化通路联合分析发现,抗病材料主要通过上调花青素还原酶、查尔酮合成酶、黄酮醇合成酶、伯胺氧化酶、景天庚酮糖二磷酸酶、托品酮还原酶及非环倍半萜合酶等相关基因表达及牧荆葡基黄酮、异牧荆素、刺槐素、L-苯丙氨酸、丁子香酚、香豆素、1,7-二磷酸景天庚酮糖、去甲基红景天苷、L-哌啶甲酸及反式肉桂酸等代谢物的积累响应病毒侵染。同时对这些通路中DAMs与DEGs进行相关性网络分析发现,部分基因与代谢物存在共调控关系,未来可重点关注。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靶向lncRNA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且不具备蛋白质编码作用的RNA。目前发现,lncRNA可selleckchem GDC-0973通过调控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细胞凋亡、耐药细胞敏感性及上皮间充质转化等多种过程参与OC生命进程,了解lncRNA对揭示OC发生机制和挖掘肿瘤治疗新靶点至关重要。近年来,中药抗OC因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国内外多项研究均发现其可以靶向多种lncRNA以达到影响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目的,而多条信号通路的调控被认为在此过程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medical management但其相关机制尚未有统一定论。笔者通过检索几个数据库,对中药及其多酚类、黄酮类、皂苷类、生物碱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lncRNA抗OC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发现其均可通过靶向BMS-354825不同的lncRNA进而调控OC生长、细胞凋亡或耐药细胞敏感性等,这不仅为中药在OC治疗中发挥作用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运用推广提供依据。

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异源表达及其水解制备黄原胶寡糖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生产的一种复杂胞外多糖。自1968年获得“公认安全”(GRAS)批准以来,由于其独特的流变性能以及良好的稳定和增稠效果,黄原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水解黄原胶制备的黄原胶寡糖(XGOS)具有抗氧化、抗凋亡、益生等特殊生物活性,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酶法水解黄原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过程可控等优点,但特异性酶较难获取,且黄原胶的大分子特性导致其酶解效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将骆驼瘤胃元基因组来源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Persi Cel4)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GS115)中表达,并与野油菜黄单胞菌(X.campestris CCTCC M2015714)建立耦合发酵体系一步法制备XGOS。最后对XGOS进行分离提取、结构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Wnt-C59通过异源表达骆驼瘤胃元基因组来源的Persi Cel4,构建了重组毕赤酵母GS115-p PIC9K-persi Cel4,随后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Persi Cel4酶学性质。结果显示,重组毕赤酵母摇瓶水平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 H 6.0、28℃、装液量20%、甲醇添加量1.5%,在7 L发酵罐中Persi Cel4活力达到17.97 U·m L~(-1)。Persi Celhuman biology4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 H 7.0、75℃,能直接水解商品黄原胶得到重均分子量为1536 Da的XGOS-1,其在水解产物中占比48.17%。此外,通过在野油菜黄单胞菌发酵过程中流加Persi Cel4酶液,建立了一种新型XGOS生产策略,最终获得重均分子量为1808 Da的XGOS-2,占水解产物的51.50%。(2)建立了重此网站组毕赤酵母与野油菜黄单胞菌的耦合发酵体系,毕赤酵母分泌的Persi Cel4直接水解野油菜黄单胞菌生产的黄原胶来一步法制备XGOS。进一步对耦合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佳发酵条件为:野油菜黄单胞菌单独发酵36 h后,将4倍(v·v~(-1))接种量的毕赤酵母接入发酵体系,控制此阶段p H为7.0,每24 h添加发酵液体积0.75%的甲醇至发酵结束。摇瓶水平中耦合发酵体系的总糖最高为11.40 g·L~(-1),产物中重均分子量为2500 Da的XGOS-3占比93.79%;在7 L发酵罐中,耦合发酵体系的总糖最高达到17.85 g·L~(-1),其中低分子量黄原胶(52 030 Da)占96.64%。(3)对上述三种方法(常规水解、流加酶液和耦合发酵)制备得到的XGOS-1、XGOS-2和XGOS-3进行提取纯化,通过单糖组成分析、MALDI-TOF MS分析、FT-IR光谱及NMR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解析,确定了XGOS-1的聚合度为8和9,XGOS-2的聚合度为5和10,XGOS-3的聚合度为14。三种XGOS均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当XGOS-1浓度为5 g·L~(-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76.47%,当XGOS-3浓度为5 g·L~(-1)时,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9.74%。体外益生菌发酵实验表明XGOS可有效促进某些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并且生成有益肠道健康的短链脂肪酸和乳酸。

HIF-3α蛋白检测在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3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3α,HIF-3α)检测在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于本院就诊的女性因良性疾病切除子宫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非腺癌标本各16例。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增生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和子宫内膜非腺癌组织中HIF-3α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比较各组织HIF-3α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JNJ-42756493试剂膜增生癌变后HIF-3α的表达显著Congenital infection增多,其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内HIF-3α表达量最多,而Etoposide纯度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非腺癌组织内无明显差异。结论:HIF-3α蛋白检测可作为临床子宫内膜病变筛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

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对治疗依从性以及家属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接收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更多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家属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总满意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 4,P<0.05)。研究组患者咳嗽消失、退热、肺部体征消除时间为(4.12±1.High-Throughput65)d、(1.83±0.33)d、(6.51±1.7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82±1.71)d、(2.95±1.42)d、(11.52±2.2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时,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家属的满意率得到提升,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DS-3201,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木蝴蝶苷A对肝细胞癌细胞侵袭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目的 探讨木蝴蝶苷A(OA)抑制肝细胞癌(HCC)细胞恶性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购入HCC细胞系Hep3B、MHCC97-L,设置OA梯度浓度(0、30、60、90、120μM组),通过CCK-8检测细胞活力确定OA对HCC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随后采取IC50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与OA处理组(OA组),采取试剂盒检测铁死亡相British ex-Armed Forces关指标二价铁离子(Fe~(2+))含量、脂质活性氧(Lipid-ROS)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性氧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DNA/RNA Synthesis抑制剂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用Tri-Carb~?液体闪烁分析仪检测胱氨酸摄取水平。在添加OA的HCC细胞中同时转染pcDNA3.1-TXNDC5(OA+oe-TXNDC5组),以pcDNA3.1-NC为对照(OA+oe-NC组)检测过表达硫氧还蛋白结构域蛋白5(TXNDC5)对OA诱导HCC细胞铁死亡的影响。结果 OA呈一定浓度依赖抑制HCC细胞MHCC97-L与Hep3B活力,对Hep3B半抑制浓度为30μM。OA处理Hep3B细胞使得Fe~(2+)含量显著上升,抑制胱氨酸摄取,Lipid-ROS含量显著增加,升高MDA水平,降低GSH含量、SOD活性,诱导Hep3B细Ferrostatin-1半抑制浓度胞铁死亡。过表达TXNDC5可部分逆转OA对细胞铁死亡的诱导作用。结论 OA通过下调TXNDC5诱导HCC细胞铁死亡由此抑制HCC细胞恶性行为。

2023年中国母婴营养品市场洞察报告

www.selleck.cn/products/SB-203580随着90后、95后成为父母人群主selleck JNJ-42756493力,父母们的育儿观念已逐步向科学化、精细化升级,并对母婴营养品产生更为强烈的消费意愿。同时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品牌分龄产品的布局,母婴营养品已进入精细化分龄时代,消费市场迎来增长黄金期。母婴营养品潜在用户规模庞大,尽管未来新生儿出生率下降,但未来五年中大童群体仍将保持增长,同时随着母婴家庭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提升,母婴营养品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母婴营养品可分为四大类——矿物质、维生素、食用益生菌Predisposición genética a la enfermedad和其他类营养品。如今,科学喂养提倡孕妈妈和宝宝按不同阶段来选择重点摄入的营养素,针对性的分龄补充表明分龄营养是科学育儿的基础。备孕及孕产妈妈和新晋父母是母婴营养品消费重点人群,均十分重视孕妈妈和宝宝的营养补充,同时对母婴营养品和分龄营养概念都有深入了解,可看出,市场对消费者的教育已有成效,但未来品牌需清晰化产品信息,以加强消费者的信任。市场将逐步建立科学专业的产品分龄标准,满足母婴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和品牌商分龄产品布局的需要,未来母婴营养品将向零食化、即食化、精细化、健康化、高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绍兴市2012—2020年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策略探讨

目的 调查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流失原因,探讨流失献血者召回策略。方法 绍兴市中心血站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成功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3 446人,筛选出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者1 860人(54.0%)。比较流失与固定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在人群特征上的差异,回访调查流失原因及血小板捐献再动员,分析流失后成功召回情况。结果 相较于固定单采献血者,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者中非本地籍、女性、18~40岁、Bio-based production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学生占比较高。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1 860人中召回后再捐献145人,召回率7.8%。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流失原因中因“主观意愿不愿意再献”“没时间或交通不便”“工作人员联系不上或已离开本地区”的占比分别为11.5%、26.4%LBH589、35.2%,召回成功率为2.3%、14.3%、0.5%,因“工作人员联系少或没联系”占2.2%,召回成功率最高(62.5%)。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召回后再捐献人群中,本地籍、捐献次数> 5次者召回成功率明显较高。结论 流失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重新召回需要充分了解发生流失的原因,针对不同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定向再招募召回的目LXH254的。

腺体增生和间质增生为主的前列腺增生疾病的优选诊断方式

目的 探索剪切波定量超声弹性成像技术(SWEI)诊断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类型的价值。方法 分析132例BPH确诊病例的SWEI结果,比较BPH 5个病理类型(腺型、混合型、间质型、腺肌型、纤维腺型)间弹性模量值水平的差异,并将BPH病理类型2分类分为腺体增生组(腺型、混合型)和间质增生组(间质型、腺肌型、纤维腺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并确定约登指数、最佳截断点等。结果 (1)BPH 5个病理类型的弹性模量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由低到高依次为:腺型<混合型<腺肌型<纤维腺型<间质型;(2)腺体增生组MS-275细胞培养和间质增生组弹性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ww.selleck.cn/products/emricasan-idn-6556-pf-0349139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879,最佳截断点为28.16kPa, SWEI区分BPH属腺体增生为主的灵敏度94.12%,特异性93.83%,阳性预测Human biomonitoring值90.57%,阴性预测值96.20%,准确度93.94%。结论 不同BPH病理类型间SWEI弹性模量存在差异;SWEI判断BHP属腺体增生/间质增生为主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院前肝素化联合一包药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院前肝素化联合一包药(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阿托伐他汀40 mg)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Hepatozoon sppention, P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的血管再通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寻找更多2022年8月就诊于我院行PPCI的急性STEMI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院前、院内肝素化联合一包药分为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56),其中观察组经胸痛中心联络微信群确诊为STEMI后立即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 000 U联合一包药;对照组是患者自行来院到我院急诊科确诊为STEMI后,院内给予普通肝素5 000 U联合一包药,立刻一键启动导管室行PPCI。对比分析两组的基线特征、即刻冠状动脉造影、血清学指标、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e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复流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状发作时间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 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等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以及TIMI 2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I 0~1级、3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均较术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发生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卒中、再发性心绞痛和再次血运重建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出血发生概率上,观察组明显IACS-010759溶解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无复流率为19.6%,观察组没有无复流情况,对照组无复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针对STEMI患者院前肝素化联合一包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的再通率,改善心肌灌注和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显著降低术后无复流的发生率和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促进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