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百日咳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diABZI STING agonist核磁)和体液Lapatinib体内免疫指标水平。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百日咳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7、IL-6及TNF-α水平,采用快速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体液免疫指标,包括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及补体C4。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IL-17、IL-6、TNF-α及体液免疫指标水平。分析受试者发生百日咳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血清IL-17、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110.68±18.67)pg/ml、(16.33±6.12)ng/ml及(58.24±18.35)ng/ml,对照组血清IL-17、IL-6及TNF-α水平分别为(52.49±12.75)pg/ml、(9.31±3.35)ng/ml及(38.16±12.97)ng/ml,观察组患儿血清IL-17、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38,10.062,8.936,均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IgA、IgG、IgM、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IL-6、TNF-α、IgM、补体C3及补体C4是受试者发生urinary infection百日咳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相比健康受试者,观察组患儿血清IL-17、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IgA、IgG、IgM、补体C3及补体C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血清IL-17、IL-6、TNF-α、IgM、补体C3及补体C4是受试者发生百日咳的独立影响因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骨关节炎大鼠不同时期软骨组织的表达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骨关节炎大鼠不同时期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n=12)、假手术组(n=12)、模型组(n=12), 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 假手术组行右膝关节切开术, 不破坏关节内部结构, 模型组行右膝前交叉韧带切断加内侧半月板切除术, 于术后4、6、8周, 比较各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评分, 比较各组大鼠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 比较各组大鼠软骨组织中MMP-13、TNF-α水平, 组间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术后4、6、8周时, 模型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评分、Mankin评分及MMP-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q=8.914、7.240、9.421、7.182、9.763、7.031、7GNE-140.238、6.533、8.459、6.417、9.845、5.739、12.571、10.587、17.959、9.283、19.321、10.254, P0.05), 假手术组大鼠关节软骨损伤评分、Mankin评分及MMP-13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323、1.274、1.263、1.481、1.306、1.255、1.302、1.338、1.294, P0.05), 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q=8.241、7.063、8.579、7.208、11.321、9.445, P0.05), 模型组大鼠软骨组织中TNF-α水平显著高selleck激酶抑制剂于假手术组(q=10.122、11.047、13.259, P0.05)。模型组大鼠6周时的关节软骨损伤评分、Mankin评分及MMP-13、TNF-α水平显著高于4周(q=5.849、5.870、13.541、5.484, P0.05), 模型组大鼠8周时的关节软骨损伤评分、Mankin评分及MMP-13、TNF-α水平显著高于6周(q=6.621、Stereotactic biopsy4.930、7.106、5.834、12.357、10.324、8.219、6.334, P0.05)。结论 MMP-13、TNF-α在骨关节炎大鼠软骨组织中呈高表达, 其水平随着骨关节炎病程进展而持续升高。
既往脑卒中病史与脑卒中后动态血压监测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24 h动态血压参数与既往脑卒中病史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6例,根据脑卒中发病情况分为复发组3GNE-140价格0例和初发组86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各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入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复发组Rotator cuff pathology24 h收缩压、24 h脉压、昼间脉压、昼间收缩压、夜间脉压明显高于初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24 h收缩压、24 h脉压、昼间脉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脉压与既往脑卒中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神经功能障碍状态、脑卒中类型、BMI和临床危险因素后(模型2),脑卒中复发发生率与昼间收缩压升高相关性仍存在(P_(趋势性)<0.05),昼间、夜间脉压与脑卒中复发未见明显相关性(P_(趋势性)>0.05)。在模型2中,昼间收缩压四分位变量预测脑卒中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95%CI:0.617~0.824,P<0.01)。结论 脑selleck卒中后24 h血压监测中昼间收缩压升高可能与脑卒中复发存在着潜在的相关性。
PD-1抑制剂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01-01-2021-06-30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149例,对用药信息、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irAEs)、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selleckchem CHIR-99021)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irAEs发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种PD-1抑制剂中信迪利单抗占比最高(48例,32.2%);联合化疗是immune related adverse event最主要的治疗方式(86例,57.7%)。irAEs发生率为47.7%(71/149),其中≥3级的irAEs发生率为6.7%(10/149),且单药治疗高于联合治疗(14.3%vs 3.7%),χ~2=5.359,P=0.02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是发生irAEs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21,95%CI:1.235~5.146,P=0.011。总人群的ORR为23.5%,DCR为83.2%,其中PD-L1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PS)≥1%较PD-L1 TPS<1%者具有较高的DCR(90.3%vs 66.7%),χ~2=4.814,P=0.028;一线治疗的DCR高于后线治疗(90.4%vs 74.2%),χ~2=6.841,P=0.009;irAEs组较无irAEs组有较高的ORR(33.8%vs 14.1%,χ~2=8.026,P=0.005)和DCR(93.0%vs KD025体内实验剂量74.4%,χ~2=9.208,P=0.002)。结论 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疗效尚可,irAEs发生率与疗效相关。
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层粘连蛋白3(Laminin subunit alpha 3,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患者预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多个数据库中收集转录组、预后、免疫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LAMA3在11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如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等;在11种肿瘤中显著低表达,如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脑低级别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等。LAMLiproxstatin-1抑制剂A3表达水平不仅与包括PAAD在内的多种肿瘤预后显著相关,还与SKCM等多种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此外,基因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LAMA3Taxaceae: Site of biosynthesis与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taurosporine.html多种常见的免疫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LAMA3可作为泛癌预后、免疫治疗反应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层粘连蛋白3(Laminin subunit alpha 3,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患者预后、免疫微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从多个数据库中收集转录组、预后、免疫相关数据,可视化分析LAMA3在泛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泛癌预后、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LAMA3在11种肿瘤中显著高表达,如结肠癌(colon adenocarcinoma,COAD),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胰腺癌(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PAAD)等;在11种肿瘤中显著低表达,如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脑低级别胶质瘤(brain lower grade glioma,LGG)、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等。LAMLiproxstatin-1抑制剂A3表达水平不仅与包括PAAD在内的多种肿瘤预后显著相关,还与SKCM等多种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和肿瘤免疫浸润显著相关。此外,基因共表达分析结果表明LAMA3Taxaceae: Site of biosynthesis与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Staurosporine.html多种常见的免疫基因表达显著相关。结论 LAMA3可作为泛癌预后、免疫治疗反应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黄芪-莪术配伍调控EMT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观察并探讨黄芪-莪术(AC)配伍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immunoreactive trypsin (IRT)分别用0、3、6、12 g·kg~(-1) AC含药血清作用于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和生长,5-溴-2-脱氧尿嘧啶(EDU)细胞增殖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BALB/c雄性裸鼠建立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购买PLX-4720组、6 g·kg~(-1) AC组、12 g·kg~(-1) AC组,造模后观察记录瘤体的体积与质量,对瘤组织进行HE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黄芪-莪术作用后HT-29细胞和裸鼠瘤组织中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相关凋亡蛋白和E-cadherin、MMP9、MMP2、vimentin相关EM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黄芪-莪术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且处于增殖期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各给药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胞凋亡数也明显上升;体内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各给药组的瘤体积和瘤体质量均降低,瘤组织呈现出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有固缩现象,表明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改善EMT过程;此外,各给药组的HT-29细胞和肿瘤组织中,Bcl2、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上升,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Cobimetinib抑制剂MP9、MMP2、vimentin蛋白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降。综上,黄芪-莪术配伍能够显著抑制体内外结肠癌HT-2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无症状和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4天的影响因素
目的 总结无症状和轻型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感染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4天的影响因素。方法 无症状和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2 369例,根据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分为长时间组、短时间组。长时间组患者246例,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14 d,短时间组患者2 123例,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均<14天。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身高LY-188011说明书、体质量、吸烟史等基本资料,发热、鼻塞、咽痛、流涕等临床症状发生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既往病史,以及是否接种疫苗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无症状和轻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毒株感染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4天的影响因素。结果 长时间组患者年龄、吸烟史、糖尿病史、卒中史和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等资料与短时间组相比,P均<0.05。年龄大和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无症状和轻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毒株感染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4天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和是否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无症状和轻型新型冠状病毒OCicindela dorsalis mediamicron毒株感染患者病毒Nirmatrelvir小鼠核酸阳性持续时间≥14天的影响因素。
306例大肠腺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Swine hepatitis E virus (swine HEV)腺瘤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病理学因素、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大肠腺瘤患者306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判定中医证型,分析中selleck抑制剂医证型与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合并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是否行胆囊切除术)、病理特征(腺瘤数量、腺瘤直径、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与年龄、饮酒、合并糖尿病有较大相关性(P<0.05或P<0.01)。湿瘀阻滞证患者年龄在61岁(中位年龄)以上的占比高于其他证型;肠道湿热证中饮酒、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占比高于其他证型。中医证型与腺瘤数量、腺瘤直径、病理类型、异型增生程度均有相关性(P<0.05或P<0.01)。湿瘀阻滞证以多发腺瘤为主,而气滞血瘀证、脾虚瘀滞证及无证型可辨者均以单发腺瘤多见。5个证型腺瘤直径≤5 mm者占比均较少,湿瘀阻滞证以腺瘤直径>10 mm者为主,气滞血瘀证、脾虚瘀滞证及无证型可辨者以腺瘤直径5~10 mm者为主。5个证型均以管状腺瘤、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为主。气滞血瘀获悉更多证中TC、LDL水平均高于其他证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大肠腺瘤湿瘀阻滞证患者有更易患癌的高风险趋势,气滞血瘀证与血脂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
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硫辛酸胶囊联合益气通络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硫辛酸胶囊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服用硫辛酸胶囊的基础上加服益气通络胶囊,两组疗程均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两者运动Telaglenastat供应商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CV)在治疗前后有何差异,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oront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TCSS)评分、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GSI-IX说明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MCV和SCV与治疗前相比,均有较大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组MCV和SCV水平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TCSS评分、MDNS评分均明显降低,联合组toxicogenomics (TGx)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硫辛酸胶囊联合益气通络胶囊治疗DPN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MCV和SCV,TCSS评分和MDNS评分均降低。两者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