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术后康复干预模式在卵巢囊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7月阜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51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发将其分为对照组(nBiogeochemical cycle=72)和观察组(n=79), 对照组行常规术后护理, 观察组Tezacaftor配制行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术后康复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下床、排气、排便、住院时间, 干预前后的生点击此处活事件量表(LES)、Frankl依从性量表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床、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LES评分低于对照组, Frankl依从性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ESCA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及自护责任感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术后康复干预模式, 有助于加快卵巢囊肿患者的身体恢复时间, 缓解精神压力, 提高治疗依从性及自护能力。
全程个案管理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个案管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乳腺外科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7-12月入院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1-6月入院的4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个案管理,比较2组生存质量、化疗不良反应和非计划再住院率。结果 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及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1年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非计划再住院率alcoholic hepatitis均低于对照GSK1120212说明书组(χ~2=4.028,P=0.045;χ~2=4.271,P=0.039)。结论 全程个案管理能够改善此网站乳腺癌患者术后早期的生存质量,降低患者化疗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非计划再住院率。
新型NKp30 CAR-T细胞的构建及其对HGC27胃癌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构建携带以NKp30为基础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慢病毒载体,利用第三代慢病毒质粒表达系统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获得慢病毒,并在Jurkat细胞中检测慢病毒滴度达7.6×106U/m L。polyphenols biosynthesis然后,转染人外周血T细胞,制备NKp30 CAR-T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的转导效率约为71.9%,LGK-974小鼠分别利用7-AAD法、ELISA法和CFSE法检测其对胃癌细胞系杀伤效率、干扰素-γ的分泌水平以及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NKp30 CAR-T细胞的分子标志物。结果显示,NKp30CAR-T细胞对表达B7-H6分子的HGC27胃癌细胞系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杀伤效率明显高于T细胞对照组(P<0.05),但对MKN74和AGS细胞系的杀伤效率与T细胞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HGC27细胞共培养后,NKp30 CAR-T细胞分泌干扰素-γ的水平和增殖能力明显高于T细胞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大部分NKp30 CAR-T细胞的表型为中央记忆性T细胞。通过本研究获得的NKp30CAR-T细胞可通过NKp30受体识别并杀伤胃此网站癌靶细胞。
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中洛铂腹腔灌洗化疗预防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不同化疗方案将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术后常规化疗,但观察组在术中采用洛铂进行腹腔灌洗化疗;分析预防术后复发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 d引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有所升高,化疗1周后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间点肝肾功能指标无显GDC-0973体内实验剂量著变化(P>0.05);化疗1Roxadustat核磁周后观察组WBC、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bio-based economy对照组(P<0.05);观察组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及两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两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根治术中应用洛铂行腹腔灌洗化疗可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生存质量,无肝肾毒性,骨髓抑制可耐受,对症处理后缓解。
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叶切除术与改良膨胀萎陷法电视胸腔镜(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Sensors and biosensors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Alpelisib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统计段间平面出现时间及交界面清晰显示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53.14±69.87)ml]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1.29±2.06)d]短于对照组,术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80.53±6.5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2.74±6.23)%]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生活治疗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Dorsomorphin05);术后观察组SF-36评分[(75.91±5.4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段间平面出现时间为(985.16±126.79)s,交界面清晰显示率为93.02%(40/43)。结论 改良膨胀萎陷法中能够清晰、快速显示段间平面,降低手术难度,在Ⅰ期NSCLC患者中采用改良膨胀萎陷法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并发症少,手术损伤小,可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安全较高。
乙型肝炎病毒阳性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细胞肝癌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基于实验室常用检测指标筛选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肝硬化患者进展为肝细胞肝癌(HCC)的影响因素, 建立预测模型并检验其效能。方法收集2010—2020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61例(肝硬化组)和男性乙型肝炎HCC患者694例(HCC组)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2组间年龄及实验室指标, 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Galunisertib体内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谷氨酰胺转移酶、总蛋白、前白蛋白、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HBV指标、甲胎蛋白(AFP)、纤维蛋白原(Fbg)、血钙(Ca2+)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进展为HCCHealthcare acquired infection的影响因素。以HCC高发病风险相关指标(P0.05)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2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HBV核心抗体(HBV-cAb)、抗HBc-IgM、AFP、Fbg、Ca2+比较,www.selleck.cn/products/ly283521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Ca2+(OR=35.770, 95%CI 13.388~99.304)、HBV-cAb(OR=0.878, 95%CI 0.816~0.944)、AFP(OR=1.002, 95%CI 1.001~1.003)、Fbg(OR=1.369, 95%CI 1.202~1.564)为HCC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用此4个指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ROC曲线显示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0(95%CI 0.720~0.781, P=0.126), 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 0.705~0.798, P=0.098), 与校准曲线贴合良好。结论基于Ca2+、HBV-cAb、AFP、Fbg建立了一个HBV阳性肝硬化进展为HCC的预测模型, 该模型经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 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
结肠癌患者血清CRP、CEA和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结肠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0例作为结肠癌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结肠良性疾病患者60例作为良性病变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分析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www.selleck.cn/products/azd9291RP、CEA和CA19-9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结GSK1120212价格肠癌组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hepatic tumor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良性病变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与CEA和CA19-9呈正相关(P<0.05),CEA与CA19-9呈正相关(P<0.05),CRP检测的敏感度69.82%、特异度64.71%、曲线下面积(AUC)为0.675,CEA检测的敏感度65.24%、特异度64.59%、AUC为0.694,CA19-9检测的敏感度63.94%、特异度68.83%、AUC为0.662,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93.94%、特异度88.83%、AUC为0.862,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血清CRP、CEA和CA19-9水平异常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结肠癌的检出率,对辅助诊断结肠癌有一定意义。
贲门癌合并深在性囊性胃炎1例
<正>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是一种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的罕见胃部疾病,该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有研究发现其与早期胃癌可能存在潜在联系。笔者报告1例因贲门早期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患者,术后病理意外发现并存GCP,具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因“发现贲门恶性肿瘤10余天”就诊Colforsin分子式于余姚市人民医院。患者10余天前当地医院胃镜检查发现胃底后壁小弯侧见一黏膜略凹陷,表面稍发红,窄带成像系统(narrow band centromedian nucleusimaging system, NBI)+放大内镜(magnifying endoscopy,ME)见边界清楚,腺管开口紊乱,血管走行不规整(见图1)。考虑贲门部局部糜烂(性质待查),后病理回报(贲门)黏膜上皮中-GSK126生产商重度异型增生伴癌变。为行进一步诊治,转入我科。否认烟酒史。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120例患者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 探究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主要病原菌构成及对药敏试验结果 。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延津县人民医院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0例,均采集痰液标本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构成情况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统计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结果 本研究120例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共分离出13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0.4%,前3位为铜绿假单胞菌(16.6%)、大肠埃希菌(10.1%Stem Cells & Wnt抑制剂)、肺炎克雷伯菌(9.4%);革兰阳性菌占30.9%,前3位为金黄SB203580体内色葡萄球菌(9.4%)、肺炎链球菌(8.6%)、表皮葡萄球菌(5.0%);真菌占8.6%,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5.8%);主要革兰阴性菌均对亚胺培南耐药性较低,均对氨苄西林具有较高耐药性;主要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无耐药菌株,均对红霉素、青霉素具有较高耐药性;两种真菌均对伊曲康唑、酮康唑、氟胞嘧啶均无耐药性。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使用情况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100%)明显高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的抗菌药物合理Biocarbon materials应用率(95.0%)(P<0.05)。结论 肺癌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常见,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
苯乙双胍联合己糖激酶抑制剂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降糖药物苯乙双胍联合己糖激酶抑制剂2-脱氧葡萄糖(2-DG)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4T1和MDAMB-231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 苯乙双胍单独或联合2-DG处理4T1与MDA-MB-231细胞48 h,用SRB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消耗量和乳酸含量,多功能化学发光仪检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活性,海马能量检测仪测定细胞线粒体耗氧量(OCR)。结果 苯乙双胍组的4T1与MDA-MB-231细胞上清液己糖激酶表达量(4.6±0.17,3.73±0.21),葡萄糖消耗量(356±31,397±42)μg/105个细胞,乳酸浓度(5.59±0.52,7.83±0.78)μmol/L均高于空白组的已糖激酶表达量(1±0.15,1±0.12),葡萄糖消耗量(289±25,301±32)μg/105个细胞,乳酸浓度(2.37±0.18,4.01±0.45)μmol/L(P <0.01);苯乙双胍联用2-DG组的细胞存活率(64.63±2.28,51.97±2.29)%,即使降低90%剂量,仍高于苯乙双胍组(86.70±1.83,85.53±1.46)%(P<0.001),两药联用极大地促进了4T1与MDA-MB-231细胞的凋亡,此外,相比于苯乙双胍组(5.59±0.52,7.83±0.78)μmol/L,苯乙双胍与2-DG联用组(3.46±0.37,5.18±0.62)μmol/L细selleck化学胞的乳酸产量也大大下降(P<0.01);与苯乙双胍或2-DG单药组相比,苯乙双胍联合2-DG组可显著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速度(P<0.01);苯乙双胍联合2-DG组荷瘤小鼠中位生存时间72.5 d,高于苯乙双胍组57 d、2-DG组55.5 d(P<0.01),苯乙双胍联合2-DG可以延长荷瘤小KD025体内鼠生存时间。结论 己糖激酶抑制剂2-DG显著增强了苯乙双胍对Molecular Biology Software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