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地黄饮子改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损伤,调节能量代谢和自噬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4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模型+地黄饮子组(2.5 g·kg~(-1)),每组20只;同背景、同月龄C57BL/6J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正常+地黄饮子组(2.5 g·kg~(-1)),每组20只。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给药150 d。通过新物体识别实验和小鼠跳台实验评价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单磷酸腺苷(AMP),并计算能荷(EC)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脑组织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medication error(AMPK)、自噬激活激酶1(ULK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点(mTOR)的磷酸化水平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p6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新物体识别实验辨别指数显著下降(P<0.01),跳台实验停留潜伏期显著缩短,错误次数显著增加,星形胶质细胞GFAP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脑组织ATP、selleckchem LGX818ADP含量及EC值显著降低,AMP含量显著上升,AMPK、LKB1、mTOR磷酸化水平和p6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ULK1磷酸化水平和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正常+地黄饮子组小鼠中上述实验指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模型+地黄饮子组小鼠新物体识别实验辨别指数明显增加(P<0.05),跳台实验停留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错误次数显著减少(P<0.01),星形胶质细胞GFAP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ATP、ADP含量及EC值明显升高(P<0.05,P<0.01),AMP含量明显下降(P<0.05),AMPK、LKB1和mTOR磷酸化水平和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ULK1磷酸化水平和Beclin-1、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地黄饮子通过保护星形胶质MK-1775 IC50细胞,改善AD小鼠脑内能量代谢和自噬障碍,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内源性n-3不饱和脂肪酸通过抑制弓状核炎症降低fat-1转基因小鼠体重
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n-3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n-3PUFAs)对小鼠体重、炎症因子及自噬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fat-1转基因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的杂交后代经基因鉴定,分为fat-1转基因小鼠(n-3PUFAs内源性合成增加)与野生型小鼠两组。测定14周龄小鼠体重与体长,计算Lee’s指数,并称量小鼠不同解剖位置的脂肪;用试剂盒测定小鼠的血脂指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多种炎症因子和胶质细胞标志物的m RNA表达。结果显示,fat-1转基因小鼠Lee’s指数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P<0.05)。fat-1转基因小鼠肠周脂肪、肾周脂肪和睾周脂肪质量均低于野生型小鼠。fat-1转基因小鼠外周血清中的高密度脂PLX4032纯度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Others抑制剂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Biopsychosocial approachl,TC)水平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均P<0.05)。相对野生型小鼠,fat-1转基因小鼠下丘脑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小胶质细胞标志物TMEM119、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m RNA表达均显著下调。相对野生型小鼠,fat-1转基因小鼠的下丘脑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自噬相关蛋白ATG7表达显著上调(P<0.01)、LC3II/I比值显著升高(P<0.01)。以上结果提示,fat-1转基因小鼠体内增加的n-3PUFAs可抑制下丘脑炎症反应,维持下丘脑的正常功能和能量平衡,从而降低体重。
2017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2017年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 收集云南省各肿瘤登记处上报的2017年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据和人口资料,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层计算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简称中标率)、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死亡)率(简称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同时分别对全省前五位发病和死亡的恶性肿瘤进一步分析GW4869体内实验剂量。结果 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215.28/10万(男性227.56/10万,女性202.58/10万),中标率1meningeal immunity54.80/10万(男性164.57/10万,女性146.61/10万),世标率150.72/10万(男性162.67/10万,女性140.32/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在40Adezmapimod化学结构-岁年龄组前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开始快速上升,至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之后有所下降;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和宫颈癌。云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133.62/10万(男性163.62/10万,女性102.58/10万),中标率91.06/10万(男性114.85/10万,女性68.28/10万),世标率90.17/10万(男性114.40/10万,女性67.05/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在45-岁年龄组后快速上升,至85+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和乳腺癌。结论 肺癌、肝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为云南省较为严重的恶性肿瘤,应作为我省恶性肿瘤防控的重点,此外,中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掌握癌情特点,做好防控工作。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及耐药机制研究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对头孢他啶 / 阿维巴坦(CAZ/AVI)的药敏情况,并初步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 2020 年 1 月 ~2021 年 6 月本院临床分离的 CRE 菌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检测受试菌株对 CAZ/AVI 的敏感性。采用碳青酶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其中 32 株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采用酶免疫层析法、PCR 及测序方法对 5 种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型(bla_(KPC)、bla_(NDM)、bla_(IMP)、bla_(VIM)和 bla_(OXA-48-like))进行检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对 bla_(KPC-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 1692 株 CRE 菌株,对 CAZ/AVI 耐药的菌株共 101 株,整体耐药率为 6.0%。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率仅为 2.9%,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为30.1%。CAZ/AVI 耐药菌株中,CR-KP(29 株,28.7%)居首位,大肠埃希菌(25 株,24.8%)次之。对 32 株 CRE 菌株进行表型试验发现,单产金属酶 19 株(59.4更多%),丝氨酸酶联合金属酶 7 株(21.9%),单产丝氨酸酶 5株(15.6%),酶型阴性 1 株(3.1%)。进行酶免疫层析法、PCR 及测序发现,产碳青霉烯酶最主要的基因是 bla_(NDM-1)(12 株,37.5%),其次是 bla_(NDM-5)(7 株,21.9%)、bla_(KPC-2 )(5 株,15.6%)、bla_(KPC-2)联合 bla_(NDM-1 )(5 株,15.6%)、bla_(KPC-2)联合 bla_(NDM-5)(2 株,6.3%)以及 bla_(KPC-33)(1 株,3.1%)。与 CAZ/AVI 敏感的 CR-KP 菌株相比,5 株 CAZ/AVcore needle biopsyI 耐药且单产 KPC-2酶的 CR-KP 菌株的 bla_(KPC-2)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 4.24 倍(P=0.0368)。结论:本院临床分离的 CRE 菌株对 CAZ/AVI 的耐药率整体较低,耐药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单产或联合产 NDM 型金属酶是 CRE 菌株对 CAZ/AVI 耐药的最主要原因,少数单产 KPC 酶的 CR-KP 菌株可能由于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bla_(KPC-2)基因高表达或 bla_(KPC-2)基因突变形成不同的 KPC 酶亚型而对 CAZ/AVI 耐药。
体外靶向TP53BP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功能鉴定
目的 本研究旨在构建靶向肿瘤蛋白p53结合蛋白2(TP53BP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载体,以抑制肝癌细胞TP53BP2的表达。方法 设计了2对针对TP53BP2基因的RNA干扰序列,并合成相应的shRNA序列。shRNA退火形成双链oligo序列后,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质粒,经菌落PCR和测序鉴定,将重组正确的质粒进行慢病毒包装和滴度测定,并采用Western Blot、qRT-PCR和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慢病毒Lenti-shTP53BP2对HepG2细胞TP53BP2基因的干扰效果。结果 测序比对结果显示,各重组慢病毒载体与设计参考序列一致,提示各重组慢病毒体构建成功;重组慢病毒载体经慢病毒包装后,显示pHS-ASR-LW429、pHS-ASR-LW512和pHS-ASR-LW513的滴度分别为9.7×10~8 TU/mL、6.1×10~8 TU/mL和6.4×10~8 TU/mL;用慢病毒Lenti-shTP53BP2(pHS-ASR-LW512和pHS-ASR-LW513)感染HepG2细胞后,与对照慢病毒(pHS-ASR-LW429)比,经Western Blot、qRT-PCR和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两个LentiTGF-beta/Smad抑制剂-shTP53BP2均能显著下调HepG2细Communications media胞TP53BP2基因水平和蛋白表达量。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靶向TP53BP2基因shRNA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下调HepG2细胞TP53BP2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P53BP2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S63845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miR-409-3p通过抑制PIK3CA介导的自噬增强耐药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目的:探究微小RNA-409-3p(miR-409-3p)对耐药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RT-qPCR检测化疗敏感和耐药卵巢癌组织、耐顺铂卵巢癌细胞及其亲本细胞中miR-409-3p的表达情况。对耐顺铂卵巢癌细胞转染miR-409-3p mimics或miR-NC后,再给予顺铂处理,用WST-1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beclin-1、LC3和SQSTM1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和双萤MRTX849浓度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的靶基因,并通过功能修复实Medical honey验验证。构建荷瘤裸鼠模型,分析miR-409-3p及其靶基因在体内对耐顺铂卵巢癌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耐药卵巢癌组织中miR-409-3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敏感组织(P<0.05),耐药卵巢癌细胞中miR-409-3p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亲本细胞(P<0.05)。转染miR-409-3p mimics后,耐药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显著增强(P<0.05)。与miR-NC组比较,miR-409-3p mimic组PIK3CA和beclin-1表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428.html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显著降低(P<0.05),SQST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IK3CA是miR-409-3p的靶基因。miR-409-3p能在体内增强耐药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结论:miR-409-3p通过抑制靶基因PIK3CA来抑制促生存自噬,进而恢复耐药卵巢癌细胞的顺铂敏感性。
Sonazoid超声造影评估转移性肝癌化疗疗效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Sonazoid超声造影(CEUS)在转移性肝癌(MLC)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并拟行化疗的MLC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2个疗程后行增强CT/增强MRI及Sonazoid CEUS检查。根据改良版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对化疗疗效进行评估,其中有效组10例,无效selleck NSC 119875组20例,比较两组化疗前、后造影剂未到达时的基本强度(BI)、始增时间(AT)、造影剂上升斜率(AS)、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以及化疗前、后上述各定量参数差值(ΔBI、ΔAT、ΔAS、ΔTTP、ΔPI、ΔAU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化疗前、后各定量参数差值评估MLC化疗疗效的效能。结果 无效组与有效组化疗前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有效组仅AUC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化疗前、后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化疗后BI、PI、AUC均较化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TTP、AS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组与无效组ΔBI、ΔPI及Δ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ΔBI、ΔPI及ΔAUC截断值分别为0.075 dB、2.240 dB、432.180 dB·s时评估MLC化疗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0.785、0.920,约登指数分别Lorlatinib半抑制浓度为0.550、0.600、0.800,敏感性分别为9Chiral drug intermediate0%、100%、100%,特异性分别为65%、60%、80%。结论 Sonazoid CEUS在评估MLC化疗疗效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食药同源植物多糖调控肠道稳态的研究进展
食药同源理念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研究发现从食药同源植物里提取的多糖成分能够影响肠道免疫和肠VE-822使用方法道微生态组成,从而发挥调控肠道稳态并改善机体病症的作用。随着植物多糖活性研究的深入,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理论研究利用食药LY2157299配制同源植物多糖研发出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及医药产品具有广阔前景。本文基于机体中肠道免疫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重点分析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sexual transmitted infection可通过保护肠道黏膜、抑制肠道内炎症因子、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修复肠道黏膜、改善肠道炎症、预防肠道肿瘤等多种作用;论述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研究现状的不足之处;展望了食药同源植物多糖在食品行业、医药行业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该类多糖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降低断奶15天育肥仔兔死亡率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对断奶15 d育肥仔兔死亡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断奶1~15 d伊拉4系配套系商品代肉兔(以下简称伊拉兔)为试验动物,以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同一天断E-616452说明书奶的15 d、体质量相近(687.33±63.33 g)、健康无病的伊拉兔1 080只,依据公母各半的配对原则随机分为2个处理,分别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个处理540只(每个处理9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用Chemical-defined medium0.15%的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取代对照组中的抗生素组合物、抗氧化剂及香味剂。在断奶1~15 d的育肥仔兔饲selleck化学料中添加1.5%的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结果表明,①将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死亡率控制在2.59%,比对照组的2.26%仅高0.33%,处于该规模兔场近3年同期育肥仔兔的死亡率(3%~4%)范围之内;②提高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平均日增质量至42.46 g,较对照组高0.46 g(P<0.05);③降低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料肉比至2.09,较对照组降低0.09(P<0.05);④提高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健康度;⑤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具有防霉效果,可用于兔饲料的保鲜。本研究提示,大蒜提取物中草药组合物可以用于断奶1~15 d育肥仔兔的替抗养殖。
超声监测≤55岁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及卵巢病变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监测≤55岁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及卵巢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55岁乳腺癌术后患者148例,根据子宫内膜组织学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28例和恶性组2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经阴道超声检查情况。对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超声指标进行积分量化,分析其评估子NSC125066核磁宫内膜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两组体质量指数、乳腺癌术后时间、恶性肿瘤家族史及是否出现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子宫内膜回声是否均匀、内膜是否存在囊性变、内膜有无息肉样变、有无宫腔积液及内膜是否存在动脉血Evidence-based medicine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超声指标积分量化的方式评估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当积分≥2分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82%,当积分≥3分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96%,当积分≥4分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100%。结论 超声在≤55岁乳腺癌术后患者子宫内膜及卵巢MCC950病变监测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