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SUA/CR与BMD、BTMs的相关性

目的 回顾性研究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血尿酸肌酐比(SUA/CR)与骨代谢标志物及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关系。方法 纳入在我院住院的T2DM患者668例,将中老年男性依据SUA/CR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依次分为M1组、M2组、M3组;绝经后女性依据SUA/CR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依次分为F1组、F2组、F3组。结果 (1)中寻找更多老年男性与绝经后女性SUA/CR水平越高,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或骨量减少比例越低;(2)中老年男性中,M1组股骨颈BMD最低,1型胶原C端交联肽(CTX)、骨钙素(N-OC)最高(P<0.05);绝经后女性中,F3组患者大转子、股骨颈、腰椎1~4(L_(1~4))、Ward’s三角BMD最高;F1组N-OC、CTX最高(P<0.05);(3)中老年男性SUA/CR与股骨颈BMselleckD正相关,与N-OC、CTX、总1型胶Mining remediation原N端延长肽(P1NP)负相关(P<0.05);绝经后女性SUA/CR与L_(1~4)、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BMD及VD正相关,与N-OC、P1NP、CTX负相关(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CR是OP或骨量减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高水平SUA/CR是中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T2DM患者OP及骨量减少的保护性因素。

兔软骨细胞损伤后MMP-13与AGG和Col-ⅡmRNA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兔软骨细胞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13与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SAG化学结构n,AGG)、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Ⅱ)mRNA的相互作用。方法 2014年9至12月,30只5Biomass estimation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依次标号分为对照组(自体软骨移植)、假手术组(阻断周围营养的软骨移植)、手术组(阻断软骨关节营养液),每组10只;造模后4周,处死兔取标本行大体、组织学观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MP-13、AGG此网站和Col-Ⅱ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TUNEL凋亡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对细胞凋亡与软骨组织学Mankin评分及MMP-13、AGG、Col-ⅡmRNA相对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手术组[(7.20±1.22)分]与对照组[(1.20±0.29)分]Manki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1.10±0.3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4周,手术组细胞凋亡率(18.43%±3.86%)明显高于对照组(4.56%±0.93%),假手术组(4.61%±0.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组MMP-13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而AGG和Co1-ⅡmRNA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假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nkin评分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22,P<0.001),回归方程:Y=-0.548+0.404X(R~2=0.844,F=157.735,P<0.001);MMP-13 mRNA表达量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942,P<0.001),回归方程:Y=0.951+0.116X(R~2=0.883,F=219.054,P<0.001);MMP-13 mRNA的表达与AGG、Col-Ⅱ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956、-0.945,均P<0.001)。结论软骨细胞损伤所促发的细胞凋亡可以通过上调MMP-13的表达来加剧软骨细胞的退变,进而导致AGG、Co1-ⅡmRNA表达下降,导致细胞外基质合成紊乱。

miR-34a通过靶向抑制Notch信号通路减轻糖尿病肾病小鼠的足细胞损伤

目的 探讨miR-34a介导Notch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N)足细胞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实验:通过RT-PCR法检测高糖(30 mmol/L)环境下足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构建miR-34a过表达足细胞系(miR-34a组)及其阴性对照(miR-NC组),使用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34a与Notch 1的靶向关系,构建Notch 1过表达足细胞系(Notch 1组)和miR-34a、Notch 1均表达升高细胞系(miR-34+Notch 1组);采用CCK-8法检测足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关蛋白水平。体selleck Fer-1内实验:通过高脂饮食和链脲佐菌素建立DN小鼠模型并分为模型组、miR-34a组(n=15/组),另选15只不做干预小鼠为对照组,miR-34a组和模型组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agomir-34a[80 mg/(kg·d)]、agomir-NC[80 mg/(kg·d)],连续注射3 d,4周后,HE染色、TUNEL法分别观察肾组织病理、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凋亡相关蛋白和Notch 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高糖环GSK1349572供应商境下足细胞中miR-34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糖诱导下足细胞和高渗透压下作用下的足细胞(P<0.05),miR-34a组足细胞中Notch 1表达水平低于miR-NC组(P<0.05);Notch 1 wt/miR-34a组荧光素酶活力值低于Notch 1 wt组(P<0.05),而Notch 1 mut/miR-34a组和Notch 1 mut/组miR-34a组荧光素酶活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组足细胞的A值高于miR-NC组(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水平均低于miR-NC组(P<0.05);Notch 1组足细胞的A值低于miR-NC组(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水平均高于miR-NC组(P<0.05);miR-34a+Notch 1组足细胞的A值低于miR-34a组(P<0.05),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水平均高于miR-34a组(P<0.05)。对照组小鼠肾组织结构清晰完整,模型组小鼠肾小球肿胀、体积增大,miR-34a组小鼠肾组织病变程度得到改善;模型组小鼠肾组织miR-34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miR-34a组小鼠的肾组织miR-34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小鼠肾组织凋亡指数和caspase-3、caspase-9、Notch 1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iR-34a组小鼠肾组织凋亡指数和caCOVID-19 infected mothersspase-3、caspase-9、Notch 1蛋白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miR-34a可通过靶向作用Notch 1改善DN足细胞损伤和凋亡。

血糖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构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血糖水平正常的高血压老年患者229例,按照是否存在左心室重构分为重构组(72例)和非重构组(157例)。检测患者HbA1c水平,并按照四分位数分为Q1组(HbA1c≤5.31%),Q2组(5.32%~5.69%),Q3组(5.70%~6.10%)和Q4组(6.11%~6.49%)4组,观Colforsin价格察不同HbA1c水平与左心室重构的关系。结果:与非重构组比较,重构组患者年龄更高,收缩压(SB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甘油三酯(TG)、血清尿酸、血Blood and Tissue Products清肌酐、空腹血糖(PFG)、HbA1c水平均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HbA1c分组,组间比较发现,LVEDd、IVST、LVPWT、LVMI等指标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Q4组和Q3组LVEDd、IVS均高于Q1组和Q2组(P<0.05),Q4组LVPW显著高于Q1组和Q2组(P<0.05),Q4组LVMI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Q3组LVMI高于Q1组及Q2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血糖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40,95%CI:1.378~4.598,P=0.006)。结论:对于血糖水平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HbA1cIACS-10759水平变化可能是影响左心室重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基于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和caspase-3信号通路探讨罗哌卡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基于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和天冬氨酸蛋白水解Z-IETD-FMK说明书酶3(caspase-3)信号通路探讨罗哌卡因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细胞株人肝癌细胞BEL-7402进行实验研究。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处理BEL-7402细胞后,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情况,光镜及4,6-二苯胺-2-苯吲哚二盐酸盐(DAPI)溶液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BEL-7402细胞的凋亡情况,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caspase-3在BEL-7402细胞中的细胞核迁移情况,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评价罗哌卡因对细胞质凋亡相关蛋白、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BEL-7HER2 immunohistochemistry402细胞和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罗哌卡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罗哌卡因可诱导BEL-7402细胞发生凋亡,显著增加BEL-7402细胞的凋亡率。罗哌卡因能够损伤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caspase-3分子迁移到细胞核。罗哌卡因与caspase-3相互作用,促进caspase-3向细胞核内迁移,刺激caspase-3和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1)、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9(caspase-9)蛋白的表达,抑制B细胞淋巴瘤-2基因(BcFG-4592分子式l-2)的表达,促进凋亡酶激活因子(Apaf-1)的表达,促进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激活caspase-3活性。结论:罗哌卡因具有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破坏肝癌细胞线粒体功能和激活caspase-3信号通路有关。

CD44和miR-98-5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CD44和microRNA-98-5p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肺癌患者6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4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98-5p表达水平,分析CD44和miR-98-5p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D44和miR-98-5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CD44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98-5pLXH254分子量在肺癌组织中相对表达量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iR-98-5p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44阳性表达的肺癌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98-5p高表达的肺癌www.selleck.cn/products/dinaciclib-sch727965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和miR-98-5p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且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相关,可能作为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评估指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4~+和CD8~+T细胞ATP水平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荧光素酶法检测CD4~+和CD8~+T淋巴细胞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感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疾病复发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5月接受allo-HSCT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荧光素酶法检测allo-HSCT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CD4~+和CD8~+T细胞ATP水平,分析其与aGVHD、感染和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纳入本研究患者26例,中位年龄31(17~64)岁。allo-HSCT后ATP~(CD4)和ATP~(CD8)分别为(21KD025 NMR7.50±117.59)ng/mL和(196.23±117.32)ng/mL,均比健康人群低(P<0.05)。发生aGVHD的中位时间为+48(+25~+184) d,发生Ⅲnutritional immunity~Ⅳ度aGVHD患者基础ATP~(CD4)比轻度和未发生GVHD的患者明显下降(P=0.018),而且,aGVHD时的ATP~(CD4)比粒细胞重建时更低,aGVHD缓解后ATP~(CD4)和ATP~(CD8)均比起病时明显回升(P<0.01)。allo-HSCT后感染的中位时间为+67(+36~+218) d。感染后平均ATP~(CD4)比感染前明显下降(P=0.047),基础ATP水平在+67 d内感染和非感染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31(3~39)个月,2年内复发患者8例(30.77%),死亡患者8例(30.77%)。复发患者基础ATP~(CD4)比无复发患者明显下降(P=0.009),基础ATP~(CD4)≤99.90 ng/mL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结论:ATP~(CD4)Canagliflozin纯度对预测Ⅲ~Ⅳ度严重GVHD和疾病复发及不良预后有一定价值。

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差异及对比

目的研究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差异。方法采用猪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气管内滴注的方法 ,将体Augmented biofeedback质量170~220 g的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猪胰蛋白酶组(B组),木瓜蛋白酶组(C组),各20只,B组、C组气管内分别滴入猪胰蛋白酶1 U/g、5%木瓜蛋白酶0.001 ml/kg造模,A组气管内滴入等量生理盐水,第90天处死大鼠,将大鼠肺组织在10%甲醛中同定24 h以上,取右下肺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平均光密度值反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比较两组试剂的平均用量,平均费AG-221体内实验剂量用,保存方法的差异。结果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示B组、C组大鼠肺泡结构紊乱,部分肺泡壁断裂,肺泡腔扩大,对照组肺泡结构未见明显变化。B组、C组平均肺泡面积,单位面积肺泡数,平均肺泡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血管内皮生selleckchem Fulvestrant长因子-2的表达B组、C组光密度值较A组明显增高,B组、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在试剂用量,试剂费用,保存方法方面,木瓜蛋白酶优于猪胰蛋白酶。结论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构建大鼠肺气肿模型效果无明显差异,在试剂用量,试剂费用,保存方法方面,木瓜蛋白酶优于猪胰蛋白酶。

生物信息学新方法鉴定乳腺癌增强子并分析其潜在功能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的一大危险因素。激活与癌症发生发展和细胞多能性相关的增强子或抑制维持细胞命运的增强子均可导致“细胞身份危机”,使细胞趋向去分化状态进而癌变。本研究运用新的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乳腺癌全转录组测序数据,鉴定乳腺癌相关增强子并量化增强子RNA(eBLZ945价格nhancer RNA, eRNA),预测其对靶基因的调控活性,同时探讨活性异常增强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在112对乳腺癌患者的肿瘤与癌旁组织中鉴定得到47921个eRNAs,其中4 830个eRNAs在肿瘤和癌旁组织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有666个差异表达eRNA的增强子位点与已知的乳腺癌相关基因组变异位点重叠。通过计算转录因子与增强子位点结合的亲和力发现部分增强子突变位点可能导致转录因子亲和力改变,影响增强子活性及其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通过稀疏优化模型预测增强子与靶基因的调控关系,进一步评估异常增强子对乳腺癌LY2157299细胞培养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流程,系统分析Quantitative Assays了乳腺癌相关增强子,发掘了乳腺癌增强子相关的非编码基因组突变、增强子和癌/抑癌基因之间的关联,有助于了解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人机交互智能管理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影响的研究

背景对初发2型糖尿病(Ttarget-mediated drug disposition2DM)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助于延缓糖尿病进展。selleck Nirmatrelvir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管理作为一种新型健康干预管理模式,其对初发T2DM患者疾病进展所起作用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人机交互智能管理对初发INCB28060T2DM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护行为影响,为T2DM患者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6年6月至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就诊的初发T2DM患者200例,随机数字法将入组研究对象分为血糖监测组与对照组,血糖监测组除采用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外干预同对照组,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3个月后血糖和自护行为指标,应用SPSS软件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比较,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血糖影响因素。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 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SMES)各项评分增高(P<0.05);血糖监测组血糖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量表(2-DSCS)和DSMES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监测行为改善初发T2DM患者2hPG和HbA1c水平,坚持药物治疗和糖尿病饮食控制促进整体血糖控制(P<0.05)。结论 人机交互智能血糖监测管理通过改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等健康行为提高血糖管理效率,为初发T2DM患者提供管理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