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采用微信群管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1genital tract immunity4例,男110例、女104例,年龄(55.48±6.11)岁;对照组214例,男108例、女106例,年龄(56.52±5.19)岁。对两组患者分别建立微信群,试验组定期发布高血压的宣教内容、监督服药和生活方式等情况,对照组不主动宣教及监督。于干预1、3、6、12个月时计算血压控制率和药物持有率(MPR),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1、3个月时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91.12%(195/214)vs 90.65%(194/214),86.67%(182/210)vs 89.62%(190/212)]及MPR(0.90±0.03 vs 0.90±0.05,0.85±0.04vs 0.88±0.0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6、12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81.73%(170/208)vs 88.57%(186/210),75.12%(154/205)vs 85获悉更多.99%(178/207)]和MPR(AMPK抑制剂0.74±0.04 vs 0.87±0.05,0.58±0.05 vs0.85±0.03)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疫情期间,医师通过微信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有助于加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STCC)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湖北省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TCC患者7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外科干预联合化疗组和外科干预组,每组35例。外科干预组患者给予外科干预,外科干预联合化疗组在外科干预组基础上增加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iological feedback control相关因子水平变化,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E-钙黏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Bucladesine子a、b、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肝细胞黏附分子、半胱氨酸蛋白酶-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外科干预联合化疗组上述血清相关因子改善优于外科干预组(P均<0.01);外科干预联合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外科干预组的74.29E7080体内%(χ~2=5.285,P=0.022)。结论 外科干预联合术后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治疗STCC患者的效果确切,对血清相关因子水平有显著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单县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暴露及聚集分析
目的 分析单县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因素暴露及其聚集情况。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横断面调查的1 056名单县地区7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对CVD高危因素暴露聚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地区7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重度肥胖比例分别为53.60%、14.87%、LGX818 IC5029.92%、20.08%、31.82%和23.20%。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检出比例均高于女性,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群体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重度肥胖检出率高于初中及以上群体,城镇居民高血压、重度肥胖因素高于农村居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77%的人暴露于一项危险因素,28.98%的人暴露于两项危险因素,29.83%的人暴露于三项及三项以上危险因素。男性高危因素≥1项、≥2项、≥3项聚集的风险程度分别是女性的1.99倍、2.92倍、2.97倍,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群体≥1项、≥2项、≥3项危险genetic mouse models因素聚集的风险程度分别是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的1.21倍、0.94倍、0.89倍,城镇居民≥1项、RAD001临床试验≥2项、≥3项危险因素聚集的风险程度分别是农村居民的0.84倍、1.19倍、1.28倍。结论单县地区>70岁老年人CVD高危因素及聚集暴露率较高,应重点关注、预防和干预男性、文化程度高、城镇等易发生CVD高危因素聚集的群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盘组织中Apelin和APJ的表达及其对滋养层细胞胰岛素抵抗和行为的影响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胎盘组织中Apelin和其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相关蛋白(APJ)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滋养层细胞胰岛素抵抗(IR)、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方法法:收集GDM患者(GDM组,30例)和糖耐量正常(NGT)孕产妇(NGT组selleck抑制剂,30例)胎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Apelin和APJ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胎盘组织中Apelin和APJ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Apelin、APJ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mRNA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Apelin和APJ mRNA表达水平与AMPK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体外培养滋养层细胞HTR-8/SVneo(HTR-8),分为对照组、Apelin组、高糖组(HG组)、HG+Apelin组和HG+Apelin+anti-APJ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Apelin、APJ和胰岛素信号传递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 (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 (IRS2)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 (GLUT4)蛋白表达水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磷酸化(p-PI3K/PI3K)和AMPK蛋白磷酸化(p-AMPK/AMPK)水平,5-溴-2-脱氧尿嘧啶(EdU)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EdU阳性表达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侵袭细胞数。结果:Apelin和APJ在胎盘绒毛组织中广泛表达;与NGT组比较,GDM组患者胎盘组织中Apelin和APJ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GDM组患者胎盘组织中Apelin和APJ mRNA表达水平与AMPK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2=0.148, P<0.05; R2=0.275, P<0.05)。Western bloo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Apelin组细胞中Apelin、APJ、IRS1、IRS2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MPK/AMPK比值明显升高(P<0.05), HG组、 HG+Apelin组和HG+ApeSTM2457价格lin+anti-APJ组细胞中Apelin、APJ、IRS1、IRS2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MPK/AMPK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Apelin组细胞中IRS1、IRS2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及p-PI3K/PI3K和p-AMPK/AMPK比值明显升高(P<0.05),HG+Apelin+anti-APJ组细胞中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dU和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对照组比较,Apelin组细胞EdU阳性表达率和侵袭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HG组、HG+Apelin组和HG+Apelin+anti-APJ组细胞EdU阳性表达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降低(P<0.05);与HG组比较,HG+Apelin组细胞EdU阳性表达率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升高(P<0.05),HG+Apelin+anti-APJ组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Community media05)。结论:Apelin和APJ在GDM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降低,外源性给予Apelin后可改善滋养层细胞IR,并促进HG环境下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Apelin上调AMP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有关。
基于COM-B模型的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基于能力、机会、动机-行为(COM-B)模型构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为相关健康干预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composite biomaterials抽样法,选取2020年7—10月在延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286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糖尿病口腔保健知识、态度与行为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口腔保健知识得分为(18.30±5.43)分BMS-354825半抑制浓度,口腔保健态度得分为(6.85±2.37)分,口腔保健行为得分为(11.85±3.75)分。研究对象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1±8.94)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为(38.81±8.64)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口腔保健知识得分、口腔保健态度得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为其口腔保健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Z-VAD-FMK小鼠),共解释了其总分变异的52.4%。研究对象口腔保健态度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口腔保健态度在口腔保健知识与口腔保健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18%;口腔保健态度在社会支持与口腔保健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85%。结论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口腔保健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社会支持、口腔保健知识及口腔保健态度会对其口腔保健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口腔保健态度在社会支持、口腔保健知识与口腔保健行为间起中介作用。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粪便钙卫蛋白测定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 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患者粪便钙卫蛋白(fecal calprotectin, FC)水平及其与认知状态和血清炎性因子的相Living biological cells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PSCI患者32例、卒中后无认知障碍(post stroke with no cognitive impairment, PSNCI)患者44例和无卒中对照者25例,检测并对比3组中FC水平以及PSCI组治疗前后的FC水平。对PSCI组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评估,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PSCI组、PSNCI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未见明显差异,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在3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PSCI组FC水平显著高于PSNCI组和对照组(P<0.01)。对PSCI患者改善认知治疗1个月后,PSCI患者F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在PSCI组中,FC水平与MoCA评分和MMSC59配制E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CRP水平和血清IL-6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PSCI患者FC水平升高,与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血清炎性因子具有相关性,在PSCI的发生机制中发挥AM-2282重要作用。
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肺结核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 了解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为肺结核合Cell wall biosynthesis并糖尿病患者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抽样的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7月1日到天津市结核病控制中心门诊就诊的活动性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100例),选择同期就诊的无合并糖尿病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133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的差异。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病例组中位数年龄(47.5岁)以上病例的构成比为76.0%,高于对照组(45.1%),病例组中有肺结核典型症状的比例为82.0%,高于对照组(6RSL3体内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病例组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率为37.0%,结核菌培养阳性率为63.0%、分子生物学阳性率为45.0%,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9.5%、30.8%、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病例组胸部影像显示存在空洞的比例为38.0%,高于对照组(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期6月末,血糖控制良好者痰抗酸染色涂片阴转比例为94.7%,高于血糖控制欠佳者(61.1%);血糖控制良好者痰培养阴转比例为94.3%,高于血糖控制欠佳者(71.4%);血糖控制良好者空洞闭合率为90.5%,高于血糖控制欠佳者(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275配制。结论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痰菌阳性比例高,胸部影像空洞率高。血糖控制的水平可以影响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等肺结核治愈的关键性指标。
跨理论模型在社区医生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验证跨理论模型与社会支持理论相结合在社区医生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整群社区干预试验,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直接支持组由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医生主导的饮食干预;间接支持组则进行医患协商的饮食干预;同时为两干预组发放了控量餐具和食物图卡。根据跨理论模型Precision sleep medicine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基线、3个月此网站、6个月时进行调查。结果 在3个月和6个月时,直接支持组和间接支持组整体对糖尿病饮食益处的认知和饮食相关自我效能水平呈上升趋势,而感知到实施糖尿病饮食的障碍呈下降趋势,但只有3个月时,两干预组[直接支持组得分(13.72±2.04)分;间接支持组得分13.88±1Bemcentinib小鼠.85]与对照组[得分(12.92±2.30)分]在益处认知水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女性、文化程度较高、知觉饮食障碍较低、饮食自我效能较高、直接支持组在6个月时,所处行为阶段更高。结论社区医生基于跨理论模型来对患者的饮食行为进行的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决策平衡发生积极变化,并可促进患者饮食行为阶段前进,直接支持可能对患者的饮食改变帮助更大。
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PLX5622供应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DFU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光治疗仪照射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30 d,比较两组创面面积、血管病变程度、足背动脉血流速度、生命质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创面面积、踝肱指数(ABI)及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LX4032试剂(P>0.05);干预后,两组创面面积均小于干预前,ABI均大于干预前,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均快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ABI大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领域Amperometric biosensor、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治疗仪照射联合护理干预可加快DFU患者足背动脉血液流速,促进创面愈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大口黑鲈对10种蛋白质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及外源酶制剂的添加对其饲料利用的影响
研究一:大口黑鲈对10种常见蛋白质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本研究以Y_2O_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照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原料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对10种蛋白原料(包括5种动物性原料:秘鲁进口红鱼粉(BFM)、美国进口白鱼粉(WFM)、国产脱脂鱼粉(CFM)、宠物级鸡肉粉(PBP)和血球蛋白粉(PHP)以及5种植物性原料:普通豆粕(SM)、去皮豆粕(DSM)、发酵豆粕(FSM)、玉米蛋白粉(CGM)和花生粕(PM)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和总磷表观消化率。用上述饲料饲养初始体重(23.35±0.82)g的大口黑鲈,每饲料设3重复,每重复100尾鱼,每天两次(7:00和16:00)表观饱食投喂。10种原料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69.46%-96.42%。BFM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最高(96.42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orinostat-saha.html%),CFM最低(69.46%)。5种动物性原料的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达到90%以上。在动物性饲料原料SBE-β-CD体外中,BFM和WFM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CFM、PBP和PHP(P<0.05)。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PM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SM、DSM、FSM和CGM(P<0.05)。10种蛋白原料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89.08%-97.30%。在动物性饲料原料中,WFM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为97.30%,显著高于其它各饲料原料(P<0.05);PHP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BFM、CFM和PBP(P<0.05)。在植物性饲料原料中,SM和CGM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DSM、FSM和PM(P<0.05)。大口黑鲈对10种蛋白原料的总磷表观消化率为36.35%-80.25%。大口黑鲈对10种蛋白原料中消化率的变化趋势与粗蛋白的变化趋势一致immediate-load dental implants,且不同氨基酸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大口黑鲈对动植物源成分的蛋白质消化率较高。与植物蛋白相比,动物蛋白源可为鱼类提供更多的脂肪。其中禽肉粉和花生粕是大口黑鲈的优质动、植物蛋白原料,其可用以替代大口黑鲈饲料中的部分鱼粉,达到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同时,在氨基酸平衡和价格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大口黑鲈的饲料。研究二:外源酶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制剂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以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以25%鱼粉组为对照组(CON),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中性蛋白酶、角蛋白酶、纤维素酶、植酸酶以及复合酶配置成五种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分别命名为:NP、KER、CEL、PHY和COM。以初始体重为(39.65±0.15g)的大口黑鲈为试验对象,进行了57d的养殖实验。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每天两次(7:00和16:00)表观饱食投喂。结果显示,不同的酶制剂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KER、CEL和COM处理组大口黑鲈的末体重(FBW)、增重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显著高于CON组(P<0.05)。与CON组相比,酶制剂的添加提高了大口黑鲈的摄食量(FI)(P<0.05);同时,COM组的FI显著高于其余四组酶制剂处理组(P<0.05)。酶制剂的添加不会对饲料效率(FER)和蛋白质效率(PER)产生显著影响(P>0.05)。与CON相比,PHY以及COM的添加会显著提高蛋白沉积率(PRR)和脂肪沉积率(LRR)(P<0.05);而NP、KER的添加对LRR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PRR(P<0.05)。不同处理组的蛋白和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COM组的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KER、CEL和COM组的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NP和CON(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酶制剂,特别是角蛋白酶、纤维素酶或复合酶,可以有效地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