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基因组测序,筛选出血小板差异性表达基因m RNA,寻找其中的关键基因进行分析,并探索该分子在树突细胞上的受体,验证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小板与树突细胞是否存在相互作用,为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1.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各6例,应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m RNA测序,进行基因差异性分析,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GO富selleck RAD001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2.另收集ACS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各20例的外周血血小板,应用q RT-PCR技术对最高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从差异表达基因中挑选出最高表达selleck HPLC的基因CCL3,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小板CCL3分子在ACS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性表达,应用Elisa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CCL3分子的表达水平。3.用免疫共沉淀方法验证CCL3分子的受体CCR5分子在树突细胞上的表达。结果:ACS患者对比健康体检者,共筛选出815个具有差异表达特征的m RNA,其中524个基因表达上调,291个基因表达下降。并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寻找到与血小板趋化、黏附、聚集有关的富集和通路。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性表达的m RNA参与到代谢、细胞外基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血小板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免疫、粒细胞活化、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中Dynamic medical graph性粒激活、抗微生物体液反应、血管紧张素成熟、血液中血管紧张素水平的调节、血管紧张肽代谢过程的调节、体液免疫反应,肽酶活性的调节、内肽酶活性调节。在KEGG信号通路分析中,Fcγ受体信号通路参与吞噬作用、蛋白加工调节、BP类蛋白成熟调节、CC类抗原结合、同源重组、醚脂质代谢、肾素分泌和FcγR介导的吞噬作用。进一步采用q PCR技术验证差异性表达最高的基因有上调的top10基因:CCL3、OLAH、GPIHBP1、H19、RARRES2P11、AC002044.2、AREG及ADGRL4;下调的top10基因:GAPDHP61、INTS6P1、FRAS1、SLC7A3、IGKV1-8、PRINK1、MRPL3P1、GPC3、SHISA2及NXF3;血小板激活有关的基因:IGF2、COL1A2、ORM1、TIMP3、GP9、TIMP1、ITGA2B、SERPING1、F8、ALDOA、PLA2G4B及A1BG,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差异性表达最高的基因CCL3。Western Blot及Elisa技术验证了CCL3分子的差异性表达也有统计学意义。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仅c Tn I和NT-Pro BNP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差异。验证了树突细胞上有CCL3分子的受体CCR5分子的表达。结论:通过RNA-Seq筛选出ACS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两组间血小板大量的差异性表达的基因,其中表达最高的基因部分与趋化、黏附、聚集有关,而差异性表达最高的CCL3可能通过影响树突细胞的受体CCR5分子介导了血小板与树突细胞的相互作用,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